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冷卻水塔趨近溫度幾度才合理

冷卻水塔在裝機或選機時,通常會選趨近溫度5度的機種,就像主機趨近溫度所代表的意義一樣,這個數字代表的意義是主機可以用比較接近濕球的溫度進水,進而降低運轉電流.

理論上水塔的趨近溫度在物理上的限制為2度F,那如果一測出來是7,8度C甚至是10幾度呢?那不就虧死了,沒錯,如果主機的趨近溫度很容易理解?那水塔的趨近溫度也沒有道理難以搞懂.就是冷卻塔的出水溫度減濕球溫度而已.例如若濕球溫度是20度,冷卻塔出水溫度為25度,則趨近溫度就是5度C.

問題是天氣是無法控制的,如果沒有一個連續記錄數據的系統,就算超過標準數字也沒人知道,更何況天氣及負載都會變來變去,隨便差個一度就是幾%的主機電費在損失,小則一天幾千,大一點的系統一天可能就是幾萬在虧了.

對於水塔系統來講,水塔廠商似乎都不保證趨近溫度的性能,即使選機是5度C的趨近溫度,在現場看到的狀況往往卻不是如此,這中間牽扯到水塔風車的操作策略,泵浦水量是否足夠,水量分配的設定等,說穿似乎是不難,可昰以上那些因素卻都是互相影響的,尤其溫度要精準的量測需要好一點的儀器,所以說大部分的人是不會去注意這一塊的數據,即使是操作系統多年的人員也一樣.

對廠務人員來講,建立一套這樣的監控其實很便宜,裝一支水溫PT100 SENSOR在出水管上,再裝一支夠準的濕球溫度計,再弄一台國產的無紙記錄器,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搞定.只要超過設定的溫差就發個alarm通知,到時候再看怎麼處理.

跟主機的趨近溫度一樣,如果在其他條件都一樣的狀況下,趨近溫度越接近濕球越好,最好就是1,2度C,這樣表示水塔的散熱效率很好,也可以表示水處理沒問題,因為結垢或是長了太多青苔的水塔有效散熱面積會減少,趨近溫度也會跟著飄高.但前提是還是要有儀器來量測,在我其他的文章當中,曾經提到台灣地區新竹區的濕球溫度其實有將近7個月濕球溫度都在20度以內,令我很驚訝的是有很多花了很多錢的監控系統很多居然沒有這個數據,那麼天氣對水塔散熱的影響進而對主機造成的耗電影響如何評估,甚至有很多水塔廠商居然是用一個很簡單的公式概算水塔效率,可昰客戶根本不知道效率在什麼天氣,什麼負載之下應該是多少,就說效率不好,一個簡單的公式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條件的變數.

當然,有興趣研究的人還是能夠把這些事情搞清楚進而對公司做出正面的貢獻,雖然說這樣做的東西是無形的,會讓很多人失去興趣,不過就像有人的內功練的很好一樣,無形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功夫夠不夠都是看無形的,有形的硬體改善只是初步,無形的改善比硬體改善能夠發揮更大的功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