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7日 星期日

現代小霸王DIY更換蒸發器

 










花了兩天,總算把風箱仁更換搞定了.














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從業那麼多年,第一次玩吸收式,充滿多多的樂趣.1000噸的主機只要20kw的耗電.這就是吸收式的魅力所在.

灌冷媒,救效率

冰水主機的熱交換仰賴冷媒的液化及氣化,藉以達成冷凍循環.通常按照主機銘牌上的數字灌就完事了.

冷媒循環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是冷媒吸入端過熱度,但是除非主機本身有溫度SENSOR插在吸入端,不然這個數據在面板上或是保養中的抄表數據中通常是不存在的.

很多工業界的朋友被台電逼著一年要省1%的耗電,想方設法要擠出那1%的耗電量,可是對於耗電大設備冰水主機來講,冰機能夠省個5%6%的電大概就能擠出這個1%的耗電量了,一個空調系統可能佔到整體耗電量的30~50%,冰機耗電又佔整個空調系統的50%,對於冰機是否能夠達到原廠設計的最佳耗電量是非常重要的.

主機出場前有選機表,詳列滿載跟部分負載的主機效率,可是實際上在跑時大部分的業主根本不知道效率如何?會走不跳機應該是大部分的現況,問題是怎麼知道效率有沒有做到原廠的標準?

冰水機房信息化在很多廠務系統是沒有的,大廠不談,小廠那種一台兩台的系統不可能在建廠時就建置完整的監控系統,沒有電表,沒有BTU表,沒有資訊整合系統,就不可能算出效率來,所以只要會走會跑不跳機,耗不耗電不重要.

對冰機來講,由於負載的變動,冷媒的量夠不夠是看不出來的,少一點不會跳機,多一點也不會跳機,可是主機的耗電就有差了.冷媒太多太少都會增加耗電.

冷媒少的時候壓縮機做功效率下降,耗電增加,冷媒太多的時候壓縮機揚程增加,一樣增加耗電.但問題是冷媒量夠不夠很難量測又很難判斷,冷媒多或少又增加耗電,那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現在的冷媒幾乎都是正壓了,除了TRANE還在用負壓冷媒,大部分主機都是正壓冷媒,因此冷媒通常會偏少,因為正壓的機器冷媒壓力大於大氣壓,所以一旦機體有洩漏冷媒就會往外跑,如果漏沒發現,那麼冷媒就會越來越少,主機效率也就越來越爛了.錢就跑到大氣中了.

但是因為人工工時貴,冰機查漏修漏是很費勁的工作,而且從商業角度看,冷媒漏不漏是業主的事,只要不影響運轉,維修廠商鮮少願意幫業主認真地查漏跟顧效率,尤其冰機又有厚厚的保溫在,這讓查漏工作變得更加困難,主機沒跳的情況下要業主花錢做調整效率跟查漏的工作也沒幾個業主願意花,反正電費在總表之下也搞不清楚是誰耗電誰不耗電,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沒人要做.

但是話講回來,把機器的效率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冰機的耗電真的是很恐怖,一小時幾百度甚至上千度的電在跑,一個月下來百萬以上電費的的機子多的是,查漏頂多就是一兩個禮拜的工作,若以投資報酬效率來看是非常划得來的,值得投資改善.

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水流量對主機的影響

 最近碰到多個主機水量的問題,以下就來談談水量對主機的影響.

基本邏輯是這樣,水交換的總熱量是流量*溫差*比熱,因為大部分時候水的比熱是1,所以簡略為流量*溫差就是水的總熱量差.

冷媒側的熱交換則是冷媒的流量*焓差,水量跟冷媒量互相交換達成熱的平衡.
至於公式及單位自己上網查就查的到,單位搞對就好.

冰機都有所謂的選機水量,一般來講是冷卻水的熱交換選3GPM/噸,冰水的設計則是2.4GPM/噸,溫差設計5度C(國產機)或5.5度C(進口機).當然,也有所謂大溫差8度C的設計,詳細的資料要參考主機的選機表.

問題來了,一個大系統的水路平衡是非常難的,如果系統的管路設計的不錯,那麼主機在額定流量下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過熱度,過冷度都可以在主機設計的範圍之內,因此可以穩定的運轉,但如果不是呢?

主機的性能就會有所損失,耗電就成了日常,原理很簡單,過熱度增加的情況下壓縮機的壓縮性能會下降,如果水量過大會造成冷媒的過熱度增加,差個2%3%的效率一整年下來看主機大小,可能就是幾十萬.

有一點是是很多人疏忽的,大型系統幾乎不會跑滿載,所以大部分時間處於部分負載狀態,水量多一點或小一點其實對主機的穩定運轉沒啥影響,差的只是耗電,可是如果一台主機的耗電不重要,那麼什麼才重要?

對於一整套的系統來講,所有的設備都在滿載跟部分負載之間移動,主機本來就有調控的功能,其他的附屬設備也會有調控的功能,可是通常水量這種東西是由泵浦決定的,泵浦曲線跟現場阻抗曲線決定了水量,主機本身只能被動接受,沒辦法進一步決定需要多少水量來運轉,靠本身自我的調控能力來跑,很難最佳化,而現場的熱負載也是無法由主機來決定,因此系統本身很難最佳化.耗電就是必然的了.

舉一個例子,如果一顆泵浦負責供應兩台冰機,這兩台一樣大的噸數,管路長度就平均配,如果其中一台不運轉,一台運轉,那麼即使運氣好到兩台水量都一樣,那麼混水就是必然,因為大部分管路不會配自動關斷閥,其中一台做到7度C出水,另外一台沒做功11度出水,兩個一混水就變9度C出水,那後端負載都須加水量跟風量,耗電就變大了,只因為系統設計者當初為了省錢搞成共管.後果是很糟的.

解決系統水量不平衡的問題很難,可以說基本無解,除非在對的地方裝了夠多的比例閥,然後再利用信號去控制,不然想靠調手動閥去把流量調好基本上不可能.因為整個系統裡面閥越多,流體的變化越複雜,一個單一控制頻率的泵浦沒辦法因應所有細部的流體變化.

所以管路系統設計前,盡可能在紙上作業階段就把管路設計好,這樣子在實際操作時,才不會碰到很多無法解決的困難,系統操作才會順利安全.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換散熱片救效率

 水塔熱交換的原理是利用水的蒸發來散熱,因此散熱片的效率就變得很重要.網路上有一堆文章講解水塔的原理,熱怎麼交換,計算式怎麼成立跟解說.

但對一般的用戶來講,那些計算式太遙遠了,很難看的懂,要量那些數據,要怎麼成案編預算來換,要怎麼簡單扼要地跟上面要錢來更換,更換後的效益何在?報告怎麼寫?

冷凍負載的計算一向不難,難的是怎麼用簡易的方式去決定要不要更換,依據何在?所以我想用一個簡易推斷的方式來讓客戶自行判斷到底要不要更換散熱葉片.本科的人就不用看了.

以水的熱的交換量來講是流量乘以溫差,所以在流量不變的情況下,溫差越大就代表熱交換量越大,所以在不知道溫差到底應該是多少的情況下,溫差越大則代表負載越大.這是第一個判斷指標.

一般冰水主機的設計溫差是5度C,國外主機的設計溫差是5.5度C,但是前面提過,熱量的交換是流量乘以溫差,流量不見得會跟設計值一樣,可能多一點,也可能少一點,那回到最初點,溫差越大熱交換量越大,所以不需要執著一定是5度或5.5度,反正看到溫差就代表熱交換的量,溫差大-----熱量大,溫差小------熱量小.

對水塔的散熱葉片來講,多少熱量丟到水塔裡面去做熱交換不是它決定的,而是由主機決定的,主機丟多少熱量過來,它就利用水跟空氣之間的焓差來做熱交換.我不解釋何謂焓值,因為對非本科的來講,那樣很容易混淆,用一句話來解釋,水中帶有的熱量通過跟空氣的交換把熱量轉移到空氣中完成散熱的目的,多少熱從水裡來,就要有多少熱轉移到空氣中,這樣的話應該比較容易了解.

所以再回到前面,如果主機的溫差是4度C,那麼水塔的溫差就是4度C,因為流經主機跟水塔的流量都是一樣的,依據能量守恆,這兩者能量一樣,流量一樣的情況下溫差就一樣.

所以釐清一個觀念,水塔效率好不好不是看溫差,熱交換量等於流量乘以溫差,溫差不夠大可能是流量設計比設計值大,也可能是現場的熱負載就不是那麼大,所以熱量不大的狀況下,溫差自然也大不起來.所以水塔效率好不好不是看進出水的溫差.溫差只代表熱交換量的量.

水過來了,要把熱轉移到空氣中,那空氣中被交換的量是多少?水的熱交換量是流量乘溫差,那空氣的是什麼?很簡單,空氣的流量乘以進出風的焓差,就是冷風進去,熱風出來,馬達拖動風扇轉動產生風量,風量乘以進出風的焓差就完成熱交換了.熱就從水中跑到空氣中了.

那麼一台水塔的效率好不好是看什麼指標?很簡單,就是看水跟空氣之間交換出來以後溫差大不大,兩者差異越大代表效率越差,差異越小代表效率越好.它的具體指標就是冷卻水塔出水溫度減去空氣的濕球溫度,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有一支可以量測濕球溫度的儀表,在水塔進風處測量空氣中的濕球溫度,量出來的數據是27度C,然後冷卻水塔出水的溫度是32度,那麼這台水塔的趨近溫度就是5度C,一般水塔設計的趨近溫度是5度C,那麼這個數據看起來就不錯.

可是什麼狀況下5度C才是不錯呢?是水溫差大還是溫差小的狀況下?前面講過主機的設計溫差一般是5度C,所以水塔的設計溫差也是5度C,我們在水塔的銘牌上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組數字,37/32/27,這組數字的意義是在大氣濕球27度C的狀況下,在額定流量下,可以將37度的水降溫到32度C.所以說如果是在水溫差5度C的情況下,水塔的趨近溫度也是5度C,那麼這組水塔的效率就算不錯.符合標準.

原理講完了,那實際要怎麼做?首先去買一隻可以測量濕球溫度的溫濕度計,在冷卻水塔進風處量一下濕球溫度是幾度,然後去主機那邊看進出水溫差,因為熱負載的關係,通常很難得到大的溫差,不過沒關係,看主機冷卻水進水溫度是幾度,兩個減一下就成了,低於5度C就還好,高於5度C那就可能是散熱葉片塞了,導致效率變差.那就要考慮換散熱葉片了.

大部分的客戶其實不太注重冷卻水塔的保養,水會流風會轉,就以為OK了,其實真正耗能的殺手正是冷卻水塔的效率低落造成的,冷卻水溫越高主機的高壓就越高,主機的高壓越高電流就越高,電費就越高,但是主動檢查更換的少之又少,基本上很多都是到主機跳機了才處理,這是很糟糕的觀念.主動檢查一下花不了多少時間,但可以節省大量的能源消耗.與其每次在看主機的趨近溫度,多多關注水塔的趨近溫度更重要,不行就趕快換掉,才是節約能源的正道.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磁浮冰機新時代

這世界是整體的,缺了任何一塊都會不完整.歷史是滾動的,時間的長河
掏盡了一代一代人的壽命,但時間從來不會停止前進.

1679年的蒸氣機,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序曲,1886年卡爾賓士的三輪汽車,拉近了各地的距離,1903年萊特兄弟的飛機,之後的各項科技進步更大大縮短了洲與洲的交通時間,造就一個天涯若比鄰的世界.

要說這世界不變,100年前的世界跟現在完全就是兩回事,現代科技一日千里,進步不可同日而語,在工業設備界又何嘗不是如此!

冰水主機,空壓機是現代工業必備的重要設備,1902年,威利斯-開利發明現代第一台以電力推動的空調,冷氣的發明讓現代的人類從此走上更文明的道路.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冷氣壓縮機從往復式,渦卷式,螺旋,離心,一代比一代更進步,更省電.

但是有一個不變的是他們調節冷凍容量的方法,就是要嘛就ON/OFF控制,要嘛就節流控制,簡單講,ON/OFF控制就是溫度到達設定值就啟動或停止,全流量的跑,這在簡單,小型的系統上都是如此,冷凍噸數的範圍分布在大約100RT以下的系統,再往上就是商業用或工業用的了,要調節流量就是用節流的方式.

怎麼節流?用汽車制動的原理來比喻,踩油門前進,踩煞車停止.在螺旋機上,就是用滑塊結構,把冷媒流量擋住,在離心機上則是用扇門結構,調節冷媒的流量,簡單講,因為電動機的轉速是固定的,所以等於是一腳踩煞車,一腳踩油門,這樣的效率怎麼好的起來?在部分負載階段,越低載效率就越差,因為那代表滑塊或是扇門關得更小更緊.想像自己開車的時候,一腳大踩油門,一腳大踩煞車,車會動嗎?

變頻冰機的原理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他等於是把煞車放開了,靠變頻馬達的轉速調節流量,煞車沒了,磨擦損失也沒了,自然而然大省電.

原理是這樣,但實際上還是有煞車,那是因為機械流體力學以及部分負載狀況下起停控制調節的工況下運用的,不過這個不重要,重點是當冰機變頻了,磨擦損失大大減少,自然達成節能的目的.

流量調整的磨擦解決了,但還有一個問題,培林潤滑的部分還是要用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冷凍油的作用主要就是拿來潤滑機件,他對冷凍效果沒有任何幫助,相反的,冷凍油太多或太少都會造成危害,太多嚴重影響冷房效果,太少潤滑不夠機件受損,偏偏冷凍油又很難精確測量系統內到底有多少量?這是滿麻煩的一件事.

那如果拿掉冷凍油,讓軸承不需要潤滑會怎樣呢?
https://km.twenergy.org.tw/ReadFile/?p=KLBase&n=20138291846.pdf,

這是一篇台灣有關探討主動式磁浮軸承技術的文章,發表時間沒有註明,但裡面有提到,希望在2013-2016年導入試產.

https://www.nedo.go.jp/content/100084729.pdf
這篇是講有關ISO國際標準主動式磁浮軸承的14839-1的文章,這個標準發表在2002年的5月.

https://www.danfoss.com/en/products/compressors/dcs/turbocor/#tab-overview
這個是世界上第一家目前生產磁懸浮壓縮機的丹佛斯網頁說明,全球範圍內已經生產超過7萬顆這種類型的壓縮機.而DANFOSS關於磁浮軸承的研究跟發展,根據他的說明,早在上世紀1993年就開始.

磁浮軸承解決了傳統機器冷凍油的問題,也解決了一部分保養的問題,科技革命的確是解決能源問題的硬道理.從發展跟應用的歷史看,客戶對使用這種冰機的疑慮其實是多慮了!

磁浮冰機的效率比傳統冰機整體效能大概節省50%的能耗,原理就如我前面所描述的,少了磨擦跟熱傳的損失,大幅提高了冰機的效率.以冰機耗電佔整個空調系統50%左右的數據去看,若是汰換掉耗電的冰水主機,整體節能率可以到25%,那可是一筆大錢.

對應用上來講,由於是變頻機,所以在應用上跟一般變頻器要注意的完全一樣,配線要注意,電力供應的品質要注意,還有由於DANFOSS只提供壓縮機,並不提供整機,所以各家自己寫的控制軟體品質也須注意,我在這邊不能做評斷,畢竟原料一樣,變出的花樣不一樣.

至於競爭品牌,YORK,MCQUAY,TRANE等大廠,也都推出相對應的競爭機種,不同於丹佛斯提供機頭的商業策略,他們採取整機販售,孰好孰壞,由市場成績證明,我不予評斷.

總之,節能之路真正算還是科技競賽,真正要靠管理及保養維護提升有限,因為靠管理及保養維護最後還是受限於初始設計的限制,那個是變動不了的,真正的跳躍還是靠科技,大刀對上槍,練20年也抵不過一顆子彈,至於白老鼠心理大可不必,仔細去探究任何一個新科技發展的歷史就知道,人家都已經做過多少實證了,跟上都來不及,哪會是第一個接受試驗的白老鼠呢!

2019年11月6日 星期三

螺旋主機冷媒不夠或油太多,效率變差

螺旋主機在一般中型的商用建築或是中小型工廠很常見,簡單,耐用,運轉穩定,因此非常的普遍,在400噸左右以下的冷房負載中非常的常見.

螺旋機靠公母轉子互相咬合運作,冷凍油在螺旋主機中主要的作用就是潤滑軸承跟提供主機轉子的密封跟潤滑.冷凍油在主機的作用除了潤滑,還負責加洩載滑塊的作動,利用油壓推動滑塊做容量控制.

冷凍油這種東西在系統中並沒辦法蒸發,跟冷媒的沸點相比,冷凍油的沸點比冷媒高出太多,在蒸發器中沒有冷凍作用,一般來講,冷凍油的含量在新機的系統中大概佔8%左右,看主機使用時數多寡,通常機器用得越久,有可能裡面的冷凍油就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冷凍油的回油機制其實滿複雜,因為系統中的高低壓力其實不是固定的,隨工況,負載而不同,冷凍油一般會隨著高低壓力跑,從壓縮機吐出的油靠油分離器將大部分的油抓下來,多餘的油就跑到系統去了.

那到保養的時候,停機下來時,油槽有視窗就是把油放掉後,再灌到視窗的高度,沒視窗的就是放多少回灌多少,講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執行呢?一般冷凍油當然是以桶為單位,那麼如果放油的時候放了3.5桶,請問要打3桶還是4桶,還是3.5桶?正確當然是打3.5桶,可是這種打法麻煩且慢,所以執行的人員可能直接4桶全部灌進去比較快,因為多打一點通常在心理上比較保險,打3桶會擔心潤滑不夠束心,多打半桶沒事,所以一年就多了半桶.

一年多半桶,10年就多5桶,假設一台機器表定是7桶,結果機器裡面的冷凍油多了5桶,請問系統的反應會變怎樣?

我舉一個最近的例子,一台Trane的RTHD主機,本來是冷媒不夠,因此就灌了一些的冷媒下去,沒灌沒事,灌冷媒後主機就一直跳失油,灌冷媒卻變成跳失油,非常奇怪,就補一點油進去,結果補了以後跳得更厲害,後來發現主機的電磁閥有點問題,就把電磁閥換了,跑一跑照跳,然後呢?

懷疑油太多,可是之前的保養不是我做的,我根本不知道用了10幾年到底裡面有多少油?做一次油分離,把裡面的冷媒收出來重灌,一收結果裡面有的油居然比額定多3倍,再灌回去改跳吐出過熱度太低,SENSOR查了,膨脹閥跟滑塊電氣動作查了,沒事,主機照跳,頻率變少了.

後來請教高人,建議做一次系統處理,徹底抽真空一次,把冷凝器底部,蒸發器底部的油都抽乾淨,再度灌冷媒重新試車,目前依運轉的數據看起來算是好了.

折騰了1.2個月,這種每年定保換油的機器結果搞出更多的麻煩,以前業主就一直反應說這台效率差,比較耗電,主機效率不好這種通病很正常,一年多一桶油十年多十桶,可是多3倍的量算誇張的,系統處理後裡面的油又多10幾公斤,主機效率好的起來才有鬼.

冷媒也是一樣,正壓主機就是往外漏,沒有定期查漏,冷媒越漏越少,主機原本是滿溢式的搞到後來變直膨式,效率也會變差,這邊重複一次滿溢式蒸發器跟直膨式蒸發器的差別,兩者的效率差30%,為什麼?滿溢式蒸發器的銅管是泡在冷媒中,冷媒跟水的熱交換效果好,直膨式蒸發器的銅管跟水的熱交換是泡沫狀冷媒跟水,同樣的銅管數,兩者的效率就是差很多.

一台主機裡面幾百公斤冷媒,漏個幾十公斤冷媒根本沒差,一樣跑到嚇嚇叫,可是無形中電就浪費很多了,業主知道嗎?通常是不知道,因為除非有完整的監控,不然靠抄表不可能知道,哪有那麼空天天盯著看的.

最近碰到業主問我說經濟部要求每年節電1%,苦惱著怎麼擠出這1%,該關的都關了,溫度該調高的也調了,溫度調到大家熱到快暴動了,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省電?如前所述,冷凍油跟冷媒這兩個東西的含量是很容易做鬼的,試試看調整冷媒跟冷凍油的量試試看吧?會有意外的驚喜的.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水盤塞住,效率變差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這幾張相片是一台傳統橫流式水塔的示意,一般來講,平常可以洗到的地方就是保養蓋(圖三)拿起來看的到地方,因此,即使很認真的洗,很多地方洗不到.

圖一圖二是拆下散熱葉片後從下方看上去的圖,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的小洞,其實都塞到了.造成的結果就是灑水非常地不均勻,導致水沒辦法均勻地灑在每一片鰭片上,造成水塔效率嚴重的下降.

冷卻水塔效率看的是趨近溫度,出水溫度跟大氣濕球溫度越接近,代表冷卻水塔出水溫度越低,這樣子主機自然比較省電,冷卻水溫下降一度,主機大概可以省2~3%的電,如果溫度差個2,3度,主機省下的電就很可觀了.

隨便舉個例子,300噸的主機,額定210KW,跑9成負載每小時耗電算180KW,水溫降個3度,省電7.5%,一小時就13.5度,一個夏天下來,省個5,6萬有了,若是降個5度,整夏天差的電錢可能10萬都有了.

那原理跟症狀何在?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落水的小洞,大概6mm左右,以一台200噸的水塔來說,大概600個小洞,以這台來講,超過2/3被垢塞住了,所以之前的症狀是整個水會從上面溢出來,然後保養的人很天才,就用電鑽把洞鑽大,讓水能順利落下.

這個造成一個很糟糕的後果,洞被鑽大後水自然從大洞落下,這樣子水就從少數的洞落下,鰭片很多都沾不濕,大量的水從少數的鰭片流過,水的蒸發作用變得很差,水塔熱交換的能力大幅下降,主機的進水溫度就變得很高,主機效率因此變得很差.

解決方案就是在鰭片移除後,手工一個洞一個洞把它重新打穿,這個很容易理解,污垢總是塞在最細小的地方,原廠把洞設計的小,就是希望水能盡量撒遍整個鰭片,讓熱交換最佳化,可是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細小的地方逐漸阻塞,隨著阻塞的地方越來越多,灑水洞,鰭片陸續阻塞,散熱就越來越爛,耗電就越來越高.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開始使用起,可能半年,可能一年,或許2.3年,慢慢,慢慢的阻塞,然後冷卻水溫慢慢,慢慢地上昇,一點一滴咬掉你的錢.

人工清潔這些洞非常耗時耗工,一般的保養程序根本不含這個,大部分都是洗鰭片,重點都錯了,夾在鰭片中的沙子跟結垢是洗不到的,小洞也是洗不到的.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小洞重新暢通?拆鰭片打這些洞是一個方法,但是如果塔太大太高,施工是大工程,拆上蓋(落水蓋拆除)大概可以清80%,還是有地方弄不到,用酸洗把水塔隔離,用酸去溶解這些碳酸鈣結垢,但是會把熱浸鍍鋅的金屬咬壞,酸洗時間控制不好,一堆金屬件以後會生鏽.

因此我建議用奈米水寶石來除垢,每顆水寶石表面存在著5~6萬對的托瑪琳正負電極 將此陶球置於水中可永久持續不段釋放出微弱電流,對水產生微電解作用.

溫度和壓力變化及水流,摩擦的情況下(即使微小的變化)即能引起晶體之間的電勢,這靜電100萬電子伏特,從而發生綿延不絕的解作用.進而產生水合氫離子(HYDRONIUM)-H3O+,進而將人工方法無法清除的碳酸鈣咬下來.就像圖四圖五顯示的那樣.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白話解釋為只要可以行走的道路,都不是永遠的道路,可以遵循的法則,都不是永遠的法則,以古鑑今,大家習慣SOP的搞法,某些方面是把自己的思想限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一旦上時空跟人的因素,SOP根本就失效.

我舉個例,假設一個SOP說火災來必須往出口跑,看到火就跑,如果出口處夠大,幾個人跑沒問題,萬一太多人同時往一個地方跑,擠不過那個出口就全死了.所以規則因人,因時,因地,因生存而變才是正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近對這些東西真的越來越有興趣了.























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冰水系統整體TAB做法

HVAC Testing, Adjusting and Balancing 
ASHRAE 111 - 2008 Practices for. Measurement

TAB按字面來看,就是測試,調整及平衡.偶而會看到一些標單,寫了一大堆設備,大凡主機,泵浦,冷卻水塔,空調箱,小的連送風機的TAB都放進來,這種標單要怎麼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空調無非是流量,焓差,壓差.基本物理量的組合.

這什麼意思?以風機來講,所謂標定的冷凍量就是進出風的風量乘以進出口的焓差,在一定的設計條件下,所具有的冷凍量.

對泵浦來講,效率就是水馬力跟泵浦馬力之比,而泵浦無非流量,揚程跟馬力三要素.

對冰機來講,冷凍噸跟輸入電力之比就變成一台主機的效率,冷凍噸做得越多,同時間輸入馬力越小,這台主機就越省電.

那麼TAB到底要怎麼做?我認為就是按馬力來分,馬力大的來做,如果一台馬力有幾十馬,起碼20馬以上,那麼一年下來的電費不少,就有必要針對他的耗功做檢討.

舉個例,同樣一台20馬的泵浦,一台效率80%,一台效率50%,以一台泵浦壽命10年算,兩台一年耗電約差12萬左右,放在不理他,10年下來就差120萬了.

同樣的,在空調系統中,單一設備耗電最大就是冰機,以一台500RT主機來講,一噸差0.1KW的耗電,一小時差50度,一整年下來就差140萬電費.

當然,以上的算法都不精準,因為耗電這種東西有很多變數,負載隨時在變化,天氣也在變化,上述的數字打個5折,4折,或是7折8折都有可能.

以實際的操作來看,譬如說量水流量好了,量一支6吋的管跟一支16吋的管其實工時差不多,跟量一支1吋或是2吋的工時也不會差太遠,可是一支2吋的管設備可能就是一台10噸的小冷氣,一支16吋的管子主機可是1500噸左右,同樣差10%效率,結果可是天差地遠.

所以說要怎麼做TAB?我認為就是抓整體的量,以國外標準來講,所有冰水系統設備加總起來的耗電應該落在1.1KW/RT以內才算標準,解釋一下這個怎麼構成?冰水主機佔整個系統耗電應該在40-50%左右,冷卻水塔耗電5%左右,空調箱跟風機耗電在25-30%,泵浦佔20%上下,這樣子整個做起來就落在1~1.1KW/RT左右.

可是在台灣來講,能做到這個數字的區區可數,原因很簡單,商業競爭之下除非客戶非常內行,不然整個系統的搭配總是要遷就價錢,高效率的設備總是較貴,不利於價格的競爭,好的設計跟施工也較貴,不利於爭取訂單,因此在台灣這個環境,很難把空調的效率優化.

我舉個汽車耗油量的例子,汽車前進的變數很多,要克服風阻,地面摩擦力,還要機械的損失,還有各個零件的完美運作,因此汽車廠標示的耗油量都是在儘量理想的環境中測出來的,實際上一般客戶很難達到這個油耗.

對空調來講,幫整個系統做TAB的確不錯,但工錢不得了,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原本耗能的設備不換掉,怎麼調也沒用,所以實幹還不如用計算的,設備上面就有銘牌及原始設計資料可以看,實測的數據是動態的數字,意義不大,真正重要就是上面那個數字1.1KW/RT,整個系統協作下來可不可以做到這個數字,我認為這個比較重要.

在台灣來講,如果你的主機是用直膨式的主機,光主機耗電就快接近1KW/RT了,另外外氣空調箱若還是要電熱回溫,那個也是吃電怪獸,要做TAB之前先盤點設備的原始設計,我認為這才是確實有效的做法.規範是一回事,但也不過就是個參考,真正把耗電降下來才是正道.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空汙可怕

再過幾天就要選舉了,熱鬧激情之餘,也是檢驗執政當局能源政策的好時機.

從民進黨上台,堅持反核的能源政策終於成真,後來因為缺電的關係,把核能電廠美其名再轉,事實上就是開核電來補綠能,反正不管硬坳活掰,這種政策基本上是鐵了心要幹,但是這種空氣品質,這種能源政策,這種後果,老百姓會沒感覺嗎?

空汙對健康很傷,對觀光很傷,對岸近幾年大力推動環保,習近平曾在公開講話中談到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一個領導人的遠見對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如果為了經濟,卻將安身立命的環境都破壞光了,那麼有錢沒命,最後因為環境的破壞而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樣的經濟發展有意義嗎?

現有的發電方式中,我認為綠電是最糟糕的,又貴又爛,可是很多人當寶,認為這是未來的新能源,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能源實用性很差,過過環保人士反璞歸真的荒野生活有浪漫性,電燈忽暗忽滅很像60年代農村的純樸,但是用在分秒必爭的工商業社會,這種能源簡直是胡搞.

從輸出來講,綠電的原料不受控,不管是水力,風能,太陽能,台灣的水力資源除了幾座水庫,沒有多餘的水力可以發電,日光跟太陽能受限於地區,可以開發的也不多,可是現在的民進黨政府,為了貫徹反核的理念,不斷的硬幹,這種電擊式的施政,有可能直接將台灣的電力系統跟人民健康直接KO.

綠能完全無法滿足全年不斷的發電要求,在去核之下,只能多燒石化燃料,就是媒,油,跟氣,只要綠能沒有,就得靠石化燃料補上,18世紀的英國跟70年代的美國,因為工業發展的關係,空氣汙染都非常厲害,因此有了製造業外移的趨向,把高汙染的產業往落後國家搬,同時大力發展核能技術,環境治理好,又可以用觀光來賺錢,這是歐美國家的政策.

反觀台灣,98%的能源必須進口,又是代工大國,代工是為了經濟發展,但是經濟發展需要很多很多的電,偏偏台灣能源又缺乏,但是能源的選擇有限,就上面那幾種,沒電沒經濟,沒民生,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選擇有限就必須聰明選擇,從有限的選項做出好的決定,可是我認為執政當局卻選了最笨的一條路,因為非核政策,必須多開很多火力電廠,這兩年的空汙這麼嚴重,就是這種政策的後果.

人生中,想像是美好的,想像也是恐怖的,存乎一心,對於美好的一面,面對資源的枯竭,以及無窮無盡的太陽光跟風能,用這種能源來發電是美好的,對核能來講,只要一想到萬一爆炸,以及萬年的半衰期,這種能源在想像中是恐怖的,但是現實中,俊男美女的結合經過生活無情的磨練,終能善終的又有多少?

這兩年空汙的嚴重應該遠超乎反核者的想像,所謂的美好在大自然中是不存在的,大自然自有定律,春夏秋冬,日夜變化,完全不受控,這種沒有穩定性的能源完全沒有做為基載的條件,對一個必須24小時供電的社會來講,綠能一天能夠運作的時間就是區區幾小時,其他時間自動休息,如果現在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農業社會,或許有機會做為輔助的能源,但在分秒必爭的工商社會,這樣的能源很差.跟當初的美好想像落差巨大.

至於核能,我一直認為這是未來的能源,但是難搞的輻射線跟半衰期,以及高昂的造價,技術上的困難,讓他非常難以接近,供應商就是那幾家,這個也代表了蓋核電沒什麼議價空間.尤其在台灣的外交困難之下,說穿了就是美國,美國人做生意是看人做的,軟的就多拿一點是慣例,這中間有沒有利益輸送是天知道,這是國家級的交易,也變成反核方不斷攻擊的焦點,以核四廠一部機組197萬KW來算,一小時產值就有將近400萬,一天發電量產值將近1億,這是一般老百姓做一輩子都很難賺到的錢,只要有1,2%的回扣,錢一輩子都用不完了,真的有沒有黑幕應該大家都會很懷疑,尤其在台灣現在的政治環境下.

這篇文章寫了20天,從起頭到現在選舉也選完了,國民黨大勝而民進黨慘敗,人民用選票唾棄了反核的民進黨,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以我的認知跟了解,我是反對用再生能源的,那不過是一種噱頭,因為任何產生電力的系統,我認為穩定第一,而再生能源使用的原料,風力跟太陽光,在人類滅亡之前,應該永遠都不可能穩定,不穩定輸入就代表輸出不穩,又貴又不穩定,怎會是一個好的能源選項?

台灣有不少的山脈,只要找到好的點,隨時都可以登高遠望,但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登高看到的是山下的霧霾,非常的可怕,事實上,空汙對經濟跟健康的影響非常大,有時候我們每每說要拚觀光,觀光的基本要件就是要山明水秀,山不明水不秀就直接把觀光ko了.空汙對健康更糟糕,每天空氣這麼差,不生病都很難.

已核養綠公投已經過了,為核能電廠除役日期創造了條件,可以不受法律的限制強制除役,應該趁這個機會,把核能電廠重新啟動,有條件的話甚至多蓋幾座,學韓國一樣,然後把燃煤慢慢退役,未來20年,或許核融合能成功,那麼整個能源就沒問題了.

總而言之,能源大國都能很富庶,因為能源是一切之本,解決能源就解決了百分之80以上的事情,現在台灣的能源搞得亂七八糟,對各方面的影響都極差,反核是一種社會運動,但沒辦法當飯吃,如果今天能源的費用非常低,低到幾乎零成本,那麼對於民生的幫助有多麼的巨大,反核的人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不要一直堅持這種沒意義的幻想,早點懸崖勒馬比較好.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以核養綠太保守

選舉快到,有很多公投要連帶選舉一起舉行,有一條就是以核養綠公投,現在被忠犬會卡關中,到時有沒有機會過是一回事,但回頭看看這個訴求,我認為還是太保守了.

台灣除了水力以外,能源都是靠進口,太陽能板跟風能可以提供的電力在全世界平均值來講,可以提供的電力就是個位數,原理很簡單,能源密度太低了,簡單講就是占用的地方很大,但是可以提供的電力很小,所謂的密度就是重量除以體積,那能源密度就是可以產生的能源除以占用的體積,能源密度一低,國家大而人口少,空地一大堆就很OK,但台灣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個衍伸出來的就是必須用很大的地方才可以取代原有的能源.當非核家園提出,很明顯就是政治動員,很不幸,太多人相信真的有實施的可能,但是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賭200份雞排,那是不可能的,一瓦電的產生跟利用除非磁學跟電學和物理學重寫,不然什麼發電的方式可以產生多少電力跟他的物理特性是固定的.

我找了一個數據,一克的鈾235完全分裂的能量和2000公斤石油或3噸重的煤炭產生的能量是一樣的,想想他釋放的能量跟所佔的體積,就知道說他是多麼好的能源,可是我們的政府卻用最笨最蠢的方式把這種能源廢棄,用最不可靠的太陽能跟風能來替代,以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環境,以及沒有能源的狀況下,這是極大的錯誤.這麼小的體積所產生的廢料也極少,核四的廠區就設計好了可以放40年廢料的空間,即使說半衰期長達萬年,但那又如何?瓦斯會斷氣,會排碳,燒煤也會空汙排碳,太陽能跟風能根本不能做基載,經濟會衰退,德國就因為電太貴,很多企業出走,窮人甚至在冬天沒有足夠的錢可以取暖.

對大部分的老百姓來講,去理解這些科學有其困難之處,因為社會結構的組成是金字形的,底層的人每天必須用盡力氣為生存而奮鬥,叫他去理解電的產生跟運用有其難度,但在選舉結構上,每票等值的結果這些人最多,前兩天我看一個政論節目,一個媽媽盟的女生上節目談非核家園,按照我對她說話的理解,非核家園是不可動搖的堅持,是多年努力的結果,是必須堅持下去的,那麼在選舉的票數上,這種人是占多數的,畢竟非核家園是很多年的理想,現在有一個叫民進黨的政黨願意去推動,願意去執行,它們當然非常開心,可是,很多人都想致富,像巴菲特,比爾蓋茲那麼有錢,但現實是夢想成真的機會很小,如果你不去把該懂的搞懂,研究給它透徹,那麼我可以講,夢想成真的機會是零.

其實在台灣現在這個環境,懂電跟知道電到底怎麼產生的人搞不好連5%不到,大部分人對能源的理解是電視,網路或是媒體報導來的,大部分的人不懂電,但是人都怕死,聽到核能會爆炸,會輻射線,廢料萬年不化,這種這麼可怕的能源怎麼能用?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再加碼推波助瀾宣傳一下,這種對可怕能源的印象就再也變不了,核能被打成萬惡不赦的惡鬼.

我不信鬼神,可是我怕,為什麼?我們所能理解的知識來自於各方面,來自於生活經驗,我記得 第一次見到死人是國小一年級還是二年級的時候,上學途中一個車禍的死者躺在路邊,口鼻冒血,那麼小的年紀對生命的體會完全沒感覺,只是覺得奇怪,怎麼有一個人躺在那邊還全身是血,一動都不動,隨著年紀漸長,經歷日豐,才知道生命很難一帆風順,生老病死本是循環,可是當人的最後旅程最終是一縷輕煙,對實見實聞更有幾分自信,就知道這世界其實沒有鬼也沒有神,鬼神是住在人的心中,當你的心變魔,鬼自然生,當你的心含有慈悲,神自然有,一切只在轉念之中.

我曾經有一次在親人去世後所辦的儀式之中,問一個辦過無數場誦度法事的師父,說世上有沒有鬼,他有沒有親眼見過聽過,他很肯定跟我說沒有,以他的職業來講,見鬼的機率應該比一般人更高,但他沒見過,事實上我不只問過一個,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辦這些法事去誦度亡者,這些法事也要花不少錢,為什麼要做這種無意義的事?其實這是法事不是誦度亡者,他是安慰活者,藉由這些儀式,讓活著的人相信亡者已經安息,往西方世界享樂,無病無痛無煩惱,那花這些錢KPI要怎麼算,根本就不能算對吧?可是大部分的人只要財力許可,還是願意藉由這些儀式,麻痺自己沒有對不起家人,給家人最後的愛,愛是沒有邊界,最大包容,付出不求收穫的對吧?生也難,死亦不易對吧?

能源這種東西的意境是產業,人每天都在消耗能源,如果你用哲學或是生命的觀點來看,核能這種東西是不道德且危險的,威力大的可以毀滅世界, 小的可以殺死數十萬人,是可怕的,就跟我們心裡面的鬼神一樣,這樣的訴求是道德的,可以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不然這個世界不會有那麼多的宗教,那麼多的神話.

神話必須基於道德的正當性,必須基於人的善良,不是基於科學.有些人失戀了,生意失敗了,人生不如意,尋求精神上的慰藉跟支持,這在科學上無藥可醫,你要在某個領域得第一名,在科學上來講就是每一件事都到位,都做對,所以太空人的選拔很嚴格,運動員沒有一定的天賦就算再苦練也沒機會發光發熱.明明是競爭力不夠,可是藉由精神的鼓勵,讓你相信你是可以的,於是你放下傷痕,放下痛苦,繼續再拚,追求夢想成真的一天.

非核家園在道德上是合理的,是可以打動人心的,可是對不起,就像我堅信世間沒有鬼神,如果要用宗教情懷去處理科學問題,夢想沒有成真的一天,因為科學的選項是有限的,沒什麼包容性,你感冒了醫生不會開胃痛藥給你吃,也不能這樣開,不然無效.台灣的能源選項有限,用道德的訴求來打動選民行的通,林義雄就是這麼幹的,當初被他及民進黨打動的選民也是這麼相信的,就像我們來辯論這世間到底有沒有鬼神,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沒完沒了,這個問題如果去問柯文哲,見過那麼多生死跟處理那麼多生死的醫生,答案一定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他要選票的話.民主就是不能打破別人的相信才有票,不然請人念一場法事也要花錢,開勞斯萊斯的師父信徒那麼多,慈濟的信徒那麼多,不但犯眾怒,搞不好要逃到外星球才能生存.

也因此,若不是非核家園是基於道德訴求而不是科學,執行起來也不會那麼困難,棄很容易建很困難,幾千億的核四投資打水飄無所謂,但再生能源跟不上,也不可能跟上,用愛發電跟用肺發電更是愚蠢,現實世界中不會有阿拉丁神燈的巨人跟西遊記裡法力無邊的孫悟空,現實就是再生能源做不起來,補不起能源的缺口.

按照經濟成長模型,燃煤電廠必須蓋好蓋滿,不然肯定缺電,台灣就算全島風車插好插滿,太陽能板也鋪好鋪滿,再想辦法與海爭地,多弄一些海埔新生地,能源還是沒輒,只要天氣不配合,就得用傳統能源吸好吸滿PM2.5,台灣的選民很可愛,很包容,但是其實也滿笨,當然,少數支持核能的人是政治上的少數,沒有選票的市場,我們支持核能不是基於私心,是基於我們對科學的相信,因為他不是新玩意,世界上第一座核能發電廠1956年就在英國運轉了,按照維基的資料,到2012年,全球有435座核電廠在運作,經驗值很多,核電廠也還沒把世界毀滅,那台灣先進的核四廠拿掉是什麼道理?對岸運轉中21台,在建26台,我們台灣人比大陸人更怕死嗎?

黃士修是臉書知名的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年輕才俊,也常上節目跟民進黨辯論能源政策,這次跟一些同志發動以核養綠公投,被忠犬會技術刁難,絕食抗議,我非常佩服,台灣就必須有這樣的人為我們的國家努力,希望他好好保重身體,台灣現在是烏雲蔽日,但守的雲開見明月,但我們堅信,核能才是台灣未來能源最重要選項,希望他撐住,加油,撥亂反正就靠我們了,黃士修加油.台灣加油.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滿溢式蒸發器和直膨式蒸發器冰水主機

一台冰機的效能主要就是看KW/RT跟NPLV,這個跟設計有關係,在滿溢式蒸發器出現之前,主要就是直膨式蒸發器,因為冷媒進入蒸發器的方式是半液半氣的冷媒,在水與冷媒的接觸之上,熱交換器的效率並不好,壓縮機的冷媒吸入過熱度過高,因此壓縮機的壓縮效率也不好,拖垮了冰機整體的效能.

如果你看不懂冰機的KW/RT跟NPLV是什麼意思,看型錄也可以,出來的數字越低越好就對了,因為他是做一噸冰水需要多少電的數字,這樣就容易理解了.

回到前提,壓縮機本身必須提供兩個要素,一個是提供揚程,一個是冷媒流量,但是不可壓縮冷媒液體,不然會造成機械上的損壞,因此在蒸發器的設計上,希望有最大的熱交換效率,又希望不會因為冷媒蒸發不完造成液壓縮損壞壓縮機,必須設計一定的吸入過熱度來平衡兩者的設計,這中間靠的就是膨脹閥的過熱度設計.

回到蒸發器,冰機用的是殼管式蒸發器,想像一個情景,如果要交換流過的水跟接近完全是液態的冷媒互相做熱交換,另外一個是水跟半液半氣的冷媒做熱交換,哪個效率好?同樣體積之下,液態交換的效率比液氣狀態的效率好的多,所以國外的主機在很多年前就是滿溢式的設計了.很多業主並不清楚這些設計的問題,但是就是知道進口的主機比較省電,其實是因為進口的主機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採用了這種滿溢式蒸發器的設計,效率當然好的多.

實務上滿溢式蒸發器跟直膨式蒸發器設計的主機,效率大概差3成,簡單講就是電費差30%,那是很大的一個電費差距,所以如果你們家的主機還是直膨式蒸發器的設計,早早換掉比較省電,輕鬆就可以省下3成的電費,這是我這篇文章主要要表達的目的.

那要怎樣判斷直膨或滿溢,你還是需要一些冷凍空調的知識,看懂機器上的膨脹閥形式,才可以判斷出來,基本上大型主機200噸以上都是滿溢式設計,採用直膨式設計的主要是國產機種,如果看不懂,就找人來幫忙判斷,這在很多中小型廠都是這樣,痛一次直接把主機換掉,這樣子基本上還是划算的投資,給大家參考一下.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自己車自己修----換冷卻水泵









材料費850元外加4小時工時,搞定

現在大家普遍低薪,工廠上班有個3.4萬塊薪水算高了,但是物質的享受不能少,要車要房要存款,其實,若不想辦法讓純消耗性的費用減少,一輩子注定當月光族.

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文章告訴我們說養一部車的費用跟花費要多少,可是一個重點是到底買了車,要花多少錢來保養修理,自己有沒有能力盡量減少花費.

一部普通的國產車,以我的經驗一個月至少要多花一萬以上,那麼稅金油費省不了,就只能從保養維修下手,一部車開到10萬公里以上的時候,小毛病基本上會越來越多,像我這個水泵是第一次換,撐了35萬公里,算非常耐用了,因為它躲在很裡面,不是很好拆,所以花了4小時才搞定.

我拆過這個零件嗎?NO,可是不是沒拆過就不能修,說實在,修機器我認為就是拆螺絲裝螺絲的過程而已,重點是原理.原理懂了就會覺得這個東西真的是簡單到爆.

車輛必須冷卻,因此整個冷卻系統會有水泵,散熱水箱,水管,傳動的皮帶,普利盤,當曲軸輸出的動力透過普利盤,普利盤再透過皮帶,皮帶再透過普利盤,就可以帶動水泵運轉,水泵將水打入水箱,水箱散熱後的水進入引擎本體幫引擎散熱,整個系統的原理就是這樣而已.因此有沒有拆過根本沒差,工具準備齊,材料準備齊就可以幹了.

若跟外面的行情相比,起碼省2.3000塊以上,開車就沒有負擔,850塊的材料費比修摩托車還便宜,所以假設自己的車可以自己修,真的省很多.這也是我講的,一理通萬理通,機械的東西注重原理理解,而不是硬背.功夫自然就可以使的行雲流水.花850塊材料錢修車根本不會是什麼負擔.

但是DIY的風險是萬一搞砸了,可能把整部車搞壞,拆水泵會拆到正時皮帶,正時皮帶要對準,張力調整必須準確,不然跳齒的話引擎可能就完了,看到這種風險,有幾個不是職業修車的敢自己弄?以理性選擇來看,DIY 850 VS 搞砸花10萬,兩者風險差值超過100倍,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那麼按照這種邏輯去看,修車廠換一個水泵若是索價5000塊,照理說應該也不算貴,可是對車主來講,一次進廠修個5.6千塊對受薪族來講心很痛,但是技術的價值就在這裡,因此,越高越複雜的東西索費越貴,如果車子還貸款,那麼負擔不起最好就不要開車,不然荷包裏面永遠都沒錢.

台灣這1.20年來,各方面整個的技術一直在弱化,這牽扯到我們的教育完全不是走實用應用,都在搞一些紙上談兵,職教體系被廣設大學政策摧毀,都市化讓每個人可以接觸技術的機會變少,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住公寓4樓,車子放地下室,請問你怎麼自己DIY?

除了想辦法多去兼職賺低時薪的錢之外,完全沒辦法讓自己的技術成長,有錢人基本上是錢滾錢,利用金融操作賺錢,像每次大家都在談台積,外資股東佔7.8成,根本就是外國公司,只是打工的都是台灣人而已.外資爽賺而台灣人被操到死.

沒錢的人想要靠技術紮根,學校職教體系基本上我認為算半殘廢,現在的工地,盡都是一些高齡工作者,很少看到年輕人,因為世界的競爭基本上是技術跟資源的競爭,台灣的技術在早期還可以輸出,像早期的農耕隊,醫療團,工程隊等.現在根本就不行,反而是大陸,在非洲一些開發中國家,到處都可以看到大陸的工程團隊.

現在的年輕人,從小接觸網路,但是完全缺乏實作基礎,現在的技職體系的訓練根本就是考照班而已,出學校以修車來講,搞不好連換機油這種最簡單的事情做起來都不是很紮實,冷凍空調甲乙級出來有證照的,實作能力也是弱到爆,隨便一台進口主機的故障排除都不行,因為在職訓裡面,一個學生整個學期裡面根本開機都開沒幾次,這樣下去,台灣要怎麼辦?

年底選舉快到了,很奇怪的,好多年輕人出來選里長,也有選議員的,一個資深的技術人員要發光發熱,起碼得10年業界資歷,民意代表一任4年,假設下次選不上,錢又沒撈到,那不是白白浪費了4年?那麼他們投入選舉的目的是什麼?

拿老百姓的納稅錢亂花,印象裡面這些人到底幫百姓做了什麼事我完全沒感覺,只知道現在要繳給政府的錢越來越多,這些政治人越來越肥,這就是台灣的民主,上下交征利,完全沒有為國家前途,為國家的老老少少打算,只知道死要錢,民意代表薪水不錯,能選上的話可以參與瓜分國家資源,應該是這樣才那麼多人要從政?不然原因是什麼?

一個人可以做的選擇有限,資源也有限,可是如果透過選舉拿到分配資源的權力,那可以收買的就多了,選民能做的有限,除了在一堆爛蘋果裡面去挑一顆比較不爛的,現在因為做得不好而下台的超少,所以我認為台灣的選舉必須做全面的改革,民選官員或代表如果任內稅收沒辦法收支兩平甚至替公部門創造盈餘,官員就必須下台追究責任,不然民脂民膏這樣亂花,老百姓日子只會越難越難過.

蔡英文最近到處在輔選,不過我認為沒用,年底的選舉民進黨應該很難,一個專靠罵人跟鬥爭上台的政黨,根本沒有人才,全部都在搞虛的,我看雅虎的新聞留言區,這種由讀者自由發揮的留言跟民調相比應該沒辦法造假,幾乎一面倒在罵蔡英文跟民進黨,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票投XXX,就是支持蔡英文,不過我也真的佩服他們,只要有一張無敵厚的臉皮,黑心政治商品也可以包裝成高大上的精品,真是厲害厲害,光聽他們的口號,改革挺台灣,真是動人.

走吧,吸空汙去,還是要出門,老百姓只能聽天由命,不然怎麼辦?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為何要潑漆?意識形態能治國嗎?台灣電力問題新解

前兩天又有一些小屁孩跑去中正紀念堂潑漆,拿了一堆油漆往銅像潑,現場一片狼藉,接下來呢?開記者會訴說自己的行為的正當性,侃侃而談台灣獨立的理念,轉型正義的重要性,因此必須將象徵威權體制的銅像打倒.

多麼幼稚的行為啊?老蔣死了多久了?潑了他的銅像,就象徵正義會來到嗎?潑了他的銅像,歷史就有辦法改寫嗎?還是潑了他的銅像,就代表自己血液裡的血緣完全跟漢族沒關係,跟中華文化完全沒關係?潑了他的銅像,毀損公物,會有助於這個社會和諧共生,還是潑了銅像,會讓自己名利雙收?所以必須要這樣的行為表達自己的訴求.

媒體並沒有清楚披漏這些人的身分,可是我想問的是,跟這些已死的人糾纏不清,跟過去的歷史糾纏不清,會讓台灣更平和,更進步嗎?蔣的歷史定位如何史學家自有定論,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現在我們還在利用兩蔣賺錢呢?觀光客來,對這位曾經中國一號人物的歷史人物,二次大戰遠東區的最高統帥,帶領中國打贏日本,開羅會議四巨頭之一,避退台灣帶領台灣經濟起飛,引進憲法避免共產黨赤化台灣的人,有必要這樣對待嗎?他是台灣的資產還是負債應該很清楚,這些年輕人有考慮過嗎?

我更懷疑的是,這些人的動機是什麼?執行的背後有沒有人教唆跟指使?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些年輕人都是相信民進黨宣傳,相信民進黨價值的人,這件事的背後是誰指使的?還是說這些人就是吃飽太閒,太無聊,去潑漆爭取曝光,反正現在民進黨執政,對過去的歷史是抱著全面否定的態度,毀損公物也是小罪,沒什麼大不了就幹了,年輕不留白嘛?

蔡政府執政以來,很多的套路根本就是把台灣往死裡打,兩岸政策就是最失敗的,大陸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用市場角度來看,哪個國家不跟他往來,台灣跟大陸同文同種,世界第二大市場就在旁邊,不想辦法跟他搞好關係,多做一些生意來活絡經濟民生,反而一直搞一些動作來卡交流跟互利.做生意的人自己要把客戶殺死,這是哪門子套路?以前農產品可以過去,賣個好價錢,現在沒了,我有朋友就在嘉義種鳳梨,跟鳳梨酥廠商簽約契作,就如新聞報導的,以前大陸客來,一盒一盒鳳梨酥往大陸帶,鳳梨收成了一個好價錢賣了,賺錢賺得笑哈哈,現在呢?被搞死了,不想種了,人工難請,價格又差,種了不敷成本,這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自己把自己的客戶殺死,天底下有這種治理邏輯真是太妙了.

另一個邏輯很奇怪的是台灣價值,很火紅的柯文哲說是清廉勤政愛鄉土,其實我認為那是屁話,每一個要從政的人就應該這樣不是嘛?以前經國先生在的時候貪官多少?現在貪汙總統到處趴趴走,三天兩頭寫文章批評時政,叫旁邊狐群狗黨幫他弄特赦,蔡英文處理了嗎?蔡總統的台灣價值是什麼?蔡總統的台灣價值就是空無一物,三言兩句都加一些台灣的名詞進去,誰都聽不懂.

民主社會的總統其實很難幹,因為選舉的辦法是相對多數,我用一個最簡單的數據來說明,假設一個選舉中合格的選民是1000萬,投票率6成的話,1000萬裡面只有600萬人投票,如果兩個人出來選,其中一人拿到600萬裡面51%的票,另一個拿到600萬裡面49%的票,得51%的這個當選,因此算一下,1000萬裡面600萬出來投票,600萬裡面51%的票是306萬票,306萬票佔全部合格選民1000萬裡面就是30.6%,所以民主國家就是30趴總統.由30%比較有支持的出來治理全部100%的所有事物.

1000萬裡面沒投你的694萬人肯定不是非常支持你,所以不投票,那麼也可能反對你,那麼做為一個國家的最高元首,在處理1000萬的人事物時,是實現政治承諾,只滿足當初投給你的300萬人,還是要考慮全部1000萬的共同利益?個別事件不談,在各種有關國政大方向的方面,如果你不實現對這些支持者的期待,300多萬人很多就會跑掉,另外這些接近700萬的人,本來就不支持你,你再搞下去這些人更討厭你,民進黨最致命的就是拿著台灣這塊招牌用很簡單的愛台灣跟不愛台灣做分化,反正只要拿到死忠30%的票就搞定,結果就是現在的狀況.這個就是意識形態治國.

意識形態治國還有一個案例,從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聘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為根正苗紅,所以可以從一個鄉公所的小秘書直接躍升年薪250萬的總經理,不是要轉型正義嗎?不是要健全農產行銷,結果農產品盛產搞得農民慘兮兮,台灣農產品出口最近的路被自己切斷堵死,很多農民都支持民進黨,這下子原本支持你的300萬搞不好又跑掉幾十萬,所以不管哪家民調做,蔡英文的支持度就是20幾趴,這是科學的.

至於台獨,基本上就是美國人最想要的,現在搞台獨的那些人,哪幾個沒有美國背景?台灣不統,美國最爽,因為為了防禦台灣,我們就要買更多的武器來自衛,一年GDP 3%的國防經費就是幾千億,軍火生意是國家級的生意,也是最好賺的生意,台獨繼續喊,武器繼續買,中間有沒錢可賺?賺走的是誰?沒有繼續這樣搞哪有錢賺?愛money比較實際,只是他用愛台灣來包裝,台灣批美的很少,民進黨內批扁的也很少,說穿了,有錢能使鬼推磨,台灣幾十年來的政治深受美國影響,這是大戰略的部分,美國武器出口是要經過國務院的批准的,世界級的生意,政治人物選舉要錢要經費,沒有資金支持根本搞不下去,天下烏鴉一般黑,幾十年來國民黨的人應該A了不少,阿扁當初執政搞出鐽震案,也是想吃這一塊,不然以法律來看,如果阿扁阿珍兩夫妻把帳冊拿出來,要死多少人?不然一個貪汙犯可以這樣?拿了魔鬼的錢,早晚被出賣,誰是天使誰是魔鬼選民分的清嘛?

再來談談台灣的電力政策,對於綠能台灣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海洋發電,除了海洋發電,風力跟太陽能我認為都不行,海浪的潮汐發電相對比較穩定,只是技術上要克服的難題很多,但是比起時有時無的太陽能跟風能,蔡政府把這個變成施政方向我認為完全錯誤,傳統火力的電廠只要來源材料穩定,就可以穩定的發電,太陽能跟風能完全沒這個條件,光這點我就認為蠢爆了,台灣出現大風車跟太陽能板是10幾年前的事情,累積下來的經驗應該也夠,實驗搞搞看可以,大規模弄下去參考大陸的案例最實際,大陸現在已經開始在廢風廢太陽能場,因為大陸之前曾經是全球投資風能跟太陽能最多的國家,他們的國策是用投資拉進增長,大規模的投資綠能,可是人家是弄在偏遠無人煙的地方,我們是要弄在地狹人稠的地方,他方之石可以攻錯,光這樣就錯得離譜.火力全開就是空汙全開,到處烏煙瘴氣,當空氣混濁能見度就不佳,站在城市看不清遠處山頭的綠,站在山頭看見底下城市空氣一片混濁,政府還說現在空氣品質越來越好,真是騙鬼不吃水,瞎扯一通.

對岸就不一樣,當他們發現這個錯誤,果斷的停止這個政策方向,所以最近大幅調降對綠能的補貼,改興建核能電廠,2030年前要蓋超過100座,技術上完全自主,這點台灣連車尾燈都看不到,核能才是真正的綠能,所以大陸自己有技術後就自己搞,你說他們錯嗎?幾十年前大陸就知道要滿足自己國家的能源需求必須採用核能,經過幾十年努力,他們的技術早就不輸歐美,這點台灣人理解嗎?

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跟大陸買電,現有電廠不要再蓋當備機,從台灣海峽拉幾條大電纜過來,台電轉型成售電跟管理電網公司,當然,兩岸一家親的前提是必須的,血肉相連也是應該的,共同抵禦外侮,那麼台灣要變成山明水秀的好地方,我認為的台灣的價值是山明水秀,人間仙境,兼容自然保育,先進製造科技,完整中華文化的宜居宜活好國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每天出門就要面對空汙,呼吸都不好了生活怎會好?

與敵人相處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理解多包容,冤冤相報何時了,中國人的智慧不就是這樣嗎?像現在這種搞法,台灣是不可能有未來的.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蠢到爆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

在桃園住了幾十年,空氣從來那麼髒過,孰以致之?工商業發展需要電,老百姓生活需要電,電力是國家及人民生存發展的必備資源,民進黨政府上任兩年,修電業法,大力推廣非核家園,兩年過去,現在的台灣電力供給捉襟見肘,再這樣搞下去會變怎樣?

台電有一個即時供電資訊網,上面清楚的標示了什麼機組用電量多少,供給量多少的資訊,以及現在整個台灣的電力備載容量有多少,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很明顯的,因為核能的停轉,再生能源腳步跟不上,電力缺口全由燃煤補足,這樣搞下去,電力不足成為常態,空氣品質不斷惡化,蓋一個電廠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放著蓋好的核能電廠不用,把整個台灣搞的烏煙瘴氣,老百姓的健康受到明顯的危害,這是哪門子的鬼政策?

另外,在政府的空氣品質監測網上,也有清楚標示空氣品質的數據,台灣各地的空氣品質都在上面.但是很奇怪,怎麼沒有海上的監測數據?其實我有一個疑問,如果環保署夠專業,應該也要標出海上的監測數據,不然你說台灣的空汙是從大陸飄過來,境外汙染佔30%,那數據呢?怎麼證明30%是境外汙染?

用一個冷卻水塔的運作原理來解釋,水塔就像一個大型的水洗塔,會將經過水塔的空氣裡的汙染抓下來,水蒸發過程中會跟灰塵結合,蒸發的速率跟溫度和壓力有關,那個叫蒸氣壓,不同溫度有不同的蒸氣壓,同樣的,營造工地灰塵控制也是靠灑水.

台灣跟大陸隔著海洋,海上蒸發的水氣會將很多很多的灰塵洗下來,如果飄過來的灰塵不到30%,只有低於這個數字,那就代表國內的汙染遠比政府宣稱得來的嚴重,政府作假美化了數字.欺騙了人民.不去做這種監測,或是監測到數字不願公布,那就是背叛人民,背叛國家的行為.

另一個數據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少的笑死人,發電量跟裝置量要看天吃飯,以台電公布5/16號中午16:30的發電數字來看,太陽能利用率從最低6.7%(東勢新伯公)到最高26%(永安鹽灘地),風力最低0%(石門場)到最高32.5%(海洋竹南),假設供應你家的自來水最低供應量一下是0%,一下是3成,有時候又是5成六成,請問要怎麼生活?電難道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從技術層面看數字,正中午太陽最大,裝了1500kw的太陽能板沒有發出1500kw,可能角度不對,玻璃太髒,太陽不夠大,傳輸損失都可能是問題,數字會說話,這種數字代表這種看天吃飯的能源第一不穩,第二是根本沒有宣稱的發電能力.

以這種觀點去看,民進黨還要硬推,拿人民的錢去搞這種笨蛋能源,有時候看政論節目,民進黨的徐佳青副秘書長,夸夸其言說為了下一代,為了核廢料,所以必須堅持的走下去,牽拖境外汙染,牽拖機車太多,就是不講自己的知識不足,我覺得這些名嘴或是政客,有種就拿自己家裡電費單來參考一下,搞這些東西除了禍國殃民,能源問題有那麼困難嗎?第一穩,第二便宜,第三汙染少.安全問題是可以控制的技術問題,簡單幾句話就搞完了有那麼困難嗎?

以前反核運動剛起的時候,非常非常多人的參與,把核能講到多恐怖多恐怖,核廢料幾萬年都沒辦法處理,多恐怖是假的,核廢料沒辦法處理也是假的,曾經發生的核事故都是人為因素,即使發生了,對人命的傷害有限,福島,三浬島,車諾比爾到現在損傷的人命肯定比肺癌少,看看現在的空氣多差,但是很奇怪就是那麼多人相信這種能源政策必須執行.

人性是這樣,每個人都有求生的需求,因此有資源的需要,台灣的核能在過去的1.20年被嚴重的污名化,變成科學怪獸,一旦發怒,會將周邊完全吞沒,根本就是誇大其詞的說法,電廠的設計有層層的安全設計把關,比家裡的電路設計安全起碼安全100倍.為什麼這樣講,家裡的電器從台電外線進來以後,就是用所謂斷路器把關,電流過大就跳脫不會起火,可是使用者的行為是不受規範的,大部分的人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因此每到冬天,就一堆電線走火把房子燒光,人燒死的悲劇產生,可是電廠不一樣,要把電送出去起碼幾百道sensor在感應跟保護,一個不對就停機.找出正確的問題解決後再啟動.一般電廠設計都是這樣,核能電廠更不在話下.

電廠裡面所有的設計跟用料都是又粗又勇,跟家裡的用料是天壤之別,真正有地震往電廠跑保證比家裡安全,操作方面也是層層規範,比起家裡安全百倍以上,可是經過政客或是無知之人的宣傳
散播,這麼好的能源不用,偏偏去搞這種低專業度,低能源密度的太陽能跟風能,然後讓國家的能源搞得捉襟見肘,電價必然漲,然後供應又不穩定,這有多麼笨.

以前馬英九執政的時候,迫於壓力,把應該啟動的核四封存,馬英九是學法律的,肯定不懂電,所以他的決定很多是看風向,很多人吵就看聲音大不大,太大了就順應民意,就這樣鑄成了大錯,蔡英文更慘,錯了都不知道一路硬幹到底,林義雄一絕食她就軟了,林義雄是政治受難者,不是核災受難者,立場根本就不對,可是他老兄把自己當神,有一大票的信徒,天天吵天天鬧,搞環島搞絕食,就這樣把台灣綁架.

每次經過位於台二線海邊的核四,每一次每一次,就覺得台灣人越不懂越大聲,以前孫中山推翻滿清,改造中國要用德先生跟賽先生,德是民主democracy,賽是科學science,能源是科學問題,台灣的核電廠用了幾十年,拿掉任何一條人命嗎?像現在這種火力全開的搞法,每天空氣差到這個樣子,然後還要繼續?什麼乾淨的媒?什麼超超臨界機組,騙人在不知道,自欺欺人何必這樣?科學問題用民主方式處理,那跟以前風不調雨不順就拜神拜天地有什麼差別?

10幾年前反核運動開始起來的時候,執政者的態度就不對,我還記得當初張俊雄幹行政院長宣布核四停建的時候,他的依據是什麼?他只說那是對全民負責的決定,真是TMD的有鬼,工程會延遲就是這些政客搞來搞去,規格定不下來,國外的利益團體拼命遊說,蓋一個房子一下子說要西式,一下子說要中式,房子蓋的好才奇怪,就跟我們現在的高鐵一樣,先是歐洲系統,弄來弄去最後變成日本系統,

自己沒有技術,買東西又怕吃虧,到最後工程就會延遲.因為很多系統都是專用性的,以車子來比喻,賓士的零件要裝到BMW肯定裝不上,立法院裡面立委背後都有利益團體,拿國家的資源買東西,核四開始蓋是李登輝,他老兄是怎麼治理國家大家心裡很有底,所以核四就有聯合國搞法,大家都有獎,這個也變成反核的火苗.

其實大家都知道原廠機油最貴,外面一瓶200,原廠一瓶600,那些油還不是石油商配的,改個認證多賣3倍價錢,每個系統專業分工並沒有什麼錯,可是你就知道,看廣告買東西能有宣稱50%的功效算偷笑,以科學來講,設計到哪裡,性能表現就只能到哪裡加一點誤差,可是廣告就不一樣,現在政府在推再生能源的套路就是先抹黑核能,再吹捧綠能,再加一個感情的訴求,結果現在大部分的電都是燒煤,貍貓換太子,大家再來PM2.5吸飽吸滿.完全詐騙集團的套路.可是現實是殘酷的,電沒有就是沒有,生不出來就是生不出來,數據會說話.因為設計到那裏,性能就到那裏.完全沒有混的空間.

美國車子很便宜,售價大概台灣一半,可是人家的收入是我們的兩倍,但是電價差不多,從這個觀點去看就是美國電力公司都是民營,為股東負責,能賺盡量賺,台灣的電力政策是國營,以照顧大部分的老百姓生活跟促進工業發展為政策目標,台灣電價是世界第三低,這是很厲害的,設備是別人,原料也是別人的,靠管理跟經營還能做到這麼低,真的很了不起.

可是在政客的眼中,台電是腐敗,貪汙,管理功能不彰,經營效率低落的大恐龍,非把他拆散打亂,讓電力自由化,想法很棒,但是站在一個消費者的立場,電就是電,便宜乾淨又穩定就是好電,之前再生能源都是台電在自己幹,帳簿翻起來,台電內部對於綠電的滿江紅赤字一定是很頭大,法定盈餘做不到會被修理,員工福利也會被削減,可是時勢如此,世界潮流如此,長官又要求,只好硬著頭皮買一些裝置藝術加減裝交差.

沒想到民進黨上台,吃了迷幻藥,裝置藝術越搞越多,還訂了一大堆喪權辱國的保證收購條約,國外一度風電收1.2塊,來到台灣一度收4-6塊,因為台電搞了核四已經沒錢,換外國廠商來搞,然後一堆外國廠商簽了約,拿未來的售電收入來跟本國銀行貸款,空手套白狼,以歷史資料來看,像我們前面講的東勢場太陽能,銀行的金融風險你看多大?

台灣地狹人稠,根本不適合發展再生能源,我認為再生能源適合在地廣人稀的地方,或是配電線路難以到達的地方,電要配送就要拉電桿配電線,這是很多的成本,如果有太陽能板或是風機可用,搭配儲能就可以發電自給自足,像美國中西部,澳洲,中國某些偏遠的區域,全球很多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又充足的地方.

充分利用地理環境來運用,省去集合式電廠花大錢建廠配線,維護線路的成本,台灣這麼小,人口這麼多,耕地又這麼少,颱風又多,學人家搞再生能源,根本就搞錯方向,前面錯誤的投資就當實驗,交學費,結果不是,加足馬力往懸崖衝,總共要投資兩兆,看看發電效率,抓50%的話就是虧一兆,老百姓的錢,結果年金改革一年省幾百億,這是哪門子的套路?

總而言之,電不難懂,電就是乾淨,安全,便宜就好,核能真的很好,核廢料佔的體積不大,這世界很大,跟朋友關係好就不會難處理,執政者真的要醒醒,少談德,多談賽,給人民一個乾淨,安全的空氣跟環境,給工商業一個良好發展的機會,不要繼續再錯下去了.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物理式水處理的好處

冷卻水處理攸關整個系統的耗電甚巨,幾十年從不加藥任由藻菌滋生,銅管及管路腐蝕,冰機耗電跳機,到後來大家正確建立了加藥處理的概念,40年來就是如此的狀況.

但是整個加藥處理的狀況其實並不理想,第一是毒性二次污染的問題,以一個一萬噸的系統來看,一年加藥的數量可以高達一萬公斤,這些化學藥劑無法蒸發,隨著系統流入汙水系統,增加汙水系統的負擔,這些藥劑主要有有機磷酸鹽,共聚物或硫酸,磷酸鹽,鋅鹽,鉬酸鹽,苯莝類,氯系,硫酮類,胺鹽類,界面活性劑, 聚合物等.

弊害有哪些?  磷酸鹽易造成河川優養化,   分散劑的污染使河川混濁不易清澈,   使用成分複雜且太多不利於生態環保排放水有明顯二次汙染公害問題,   排放水(COD)處理費用之負担。化學加藥又有一定的工安危險性。

第二個缺點是使用性方面傳統的加藥不符合空調冷卻水水質不穩的特性:(1).主機負載變化,影響冷卻水濃縮倍數。  (2).保有水量小,緩衝小,水質變化大。受環境、用水量、系統負載等變化需做經常性的用量調整。這個是什麼意思?傳統的加藥用加藥泵定量加藥,所以不管冷凍負載大或小,太陽猛或弱,排放多或寡(受導電度計控制),一律定時定量打藥,造成的情況就是水中藥品濃度忽高忽低,處理效果也就不穩定.

第三是操作要求方面,傳統的加藥可能不符合設計的考量及業主的操作期望,因為 使用的藥品多樣且複雜操作控制不易業主不易學習了解, 藥品多且不能混合使用故需要較多的硬體設備(如加藥泵)所需空間較大,  藥品類多儲存及管理問題較多(尤以申請ISO14001認證時會有諸多麻煩產生) , 水質分析及監控設備為必需條件否則成效風險大,水質操作極限低節水能力有限(濃縮倍數4~5) 等.

第四是所需設備方面,傳統加藥所需設備較多且複雜,業主不易熟悉及學習, 每一系統就需2~3台加藥機及藥桶分別打不同藥劑,  硬體設置及維護成本較高等.


以    以上四點就是傳統加藥的最大麻煩,其實除了這四點,無形的人力浪費更多,在過去幾十年來,撇去這些可見的硬體外,傳統水處理非常依賴大量的人力服務,以成本來說,藥劑成本跟人力服務的成本占比可以到50%比50%,甚至超過.

為    為什麼這麼講?傳統水處理加藥非常仰賴水質的檢測及調整,到各大廠服務的廠商,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才能把水處理做好,原因很簡單,這些流程包含送藥,取水,檢測,設備故障維修等,舉例而言,一個空調系統的冷卻負載最大的時候大概是在早上10點到下午5點之間,除非你用plc程控跟多台設備去做加藥,不然這時藥劑濃度偏低,藥品對系統保護不足,到了晚上跟清晨負載變低了,一樣的濃度去打,藥的濃度變高,但增加的藥品濃度不保證能夠彌補負載高的有效濃度,道理很單,腐蝕主要是因為金屬的氧化作用,細菌跟藻類孳生跟日照及空氣品質有關.
n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系統巡得不夠勤,要做好很難,於是業主就會要求更多的巡視次數跟服務次數,這些都是巨大的浪費,在現在這種惡性競爭的條件下,藥加得太多成本就變太高,但是不去巡成果就很差,因此客戶,廠商都付出巨大的成本,這就是現在冷卻水處理的市況.

z0    反觀物理式的水處理就沒這個問題了,加藥量可以大幅的減少,在目前來講,微生物的問題還是必須靠一部分的藥品來解決,但是在抗垢防蝕方面,奈米水寶石的效果大幅超越傳統的加藥處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一次性處理,等於不管負載如何變動,都是用最大量在處理,完全沒有加藥濃度變動的問題,也不會產生汙染,光這點就勝過所有的加藥處理.

xu    另外由於是物理式,不須傳統的加藥設備跟管線,大幅降低系統維護的成本,簡單講就是系統維護成本降得非常低,除了導電度排放需要,加藥泵沒了,加藥管線也沒了,也沒有漏夜漏水的情況,對雙方來講,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船   傳統的加藥其實已經走到盡頭,廠商之間惡性競爭,利潤大不如前,業主受限於預算,加藥的效果往往不如從前,即使規範訂的再嚴,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而且現在汙水規範日趨嚴苛,是時候改用新一代的處理技術,最新一代的奈米技術礦石水處理,才是未來正確明智的選擇.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看不見的才難學

核二才啟動一天就跳機了,看來這個電廠發脾氣,既然大家不要我,又要我拖老命跑奉獻電力,發個脾氣不工作整整這些人其實也是剛好而已.

我曾經在很多工作的場合看過乖乖,意思是希望機器不要發脾氣,莫名其妙的不工作,放幾包乖乖在那邊希望機器不要發脾氣鬧罷工.

事發後一些反核又要用電的人士又發表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論,說你看吧,核能就是這麼危險,萬一真炸了,那是生靈塗炭,禍延子孫千秋萬代的事情,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將來,核電一定要完全廢除,一旦出事真的一切都完了.

這些年來,類似放乖乖的行為不斷的在各個領域出現,有人危言聳聽,不顧一切以鬥倒對方獲取選票利益為目的,也有人嘩眾取寵,利用網路,媒體帶風向,甚至利用手上的權力,吃乾抹淨,不顧老百姓民生安危,想要將權錢一把抓,以利永續執政,藉以獲取個人及政黨的榮華富貴.一大堆背離常理的事情不斷在台灣出現.

這些年來,擁有洞察能力,精準判斷的人越來越少,做官的不像官,沒擔當沒專業,做百姓的不像百姓,打糊塗仗,泥巴仗,隨便幾句就給騙走,不願意面對事實做改變,搞到自己兩面為難,處處受阻,除了困在這個小島上坐以待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是什麼摧毀了這個國家?答案是西方的民主制度跟資本主義,以致像這種單純的技術問題可以將一個國家的能源供應搞到不生不死,整個社會焦躁不安,寸步難行,或許一個下午就可以處理的技術問題演變成一場社會,國家,全面鬥爭,全無共識的境界.這個國家顯然無力前行.

如果你懂編碼,或是你懂自動控制,就知道這樣的小跳機只是整個系統保護的一環,在試車階段,這樣的跳機跟調整是常見的,電力性的信號去控制或監督機械性的壓力,溫度,流量等類比值,一個電廠我估計應該有一二百道的保護程序,試車階段就是慢慢調整,中間不順機器就要停下來.

但是我們整個社會沒有這種共識,一定要無限上綱,於是反核的,擁核的,民意代表,官員就開始大亂鬥,文件來文件去,檢討來檢討去,花費巨大的成本來處理一件單純的技術問題,這就是我講的民主害了台灣.每個人都好像是專家,檢討來檢討去,這種問題回到基本面就是一個這麼複雜的系統一定要有容錯的空間,設計上也一定是如此,自我保護啟動,民意代表背後的選票決定了他必須是哪種型態,沒出來叫幾聲不行,這樣的民主是非常糟糕的,民主很好,但用錯地方就很糟糕.

另一個是資本主義,請問現在的公司有哪一家沒定KPI的?定KPI可以,但是定得不好很剝削就很糟糕,舉個例子,公司為了營利,每個業務定一個月500萬業績額,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於是拼命弄,背後的意義就是錢,滿足股東跟老闆的最大利益,現在幾乎只要稍具規模的公司都在各個領域定出一大堆的KPI,台電等於國營公司,一個指令下來只能執行,這種為了利益最大化搞出來的東西,是資本主義的幽靈,台電現在一大堆的KPI,每天員工必須應付一大堆官僚作業,他如何能夠專心一致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磨練技術,解決問題?

一個要懂編程,要懂系統程序的員工,可能至少要培養五年八年,搞技術的又要應付官僚,應付政治,應該什麼東西都搞不好.以核二廠這種技術層面來講,跑了幾十年的機器如果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員工像這種問題應該可以輕易地解決,每天看一樣的東西,如果尊重專業,信任員工,跳機真的沒什麼大不了.有經驗的員工如果在,可能就把某個參數調整一下,就可以重新上線,可是現在的流程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看看這幾天的事件發展就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現在的政治環境跟20年前,30年前那種大家團結一致,兢兢業業的環境早就不同,反正專業不受專重,很多事情據理力爭也抵不過政治正確,大家自然就應付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要說核電廠,這種環境之下還要努力把提供台灣電力的重任擔負好,有時候我心裡想,真的是難為了台電的員工了.

身為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其實從台灣這幾十年的政治軌道來講,有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就像在吸民主的毒藥,相信民主,相信市場機制,相信這些西方來的信念跟做法是美好跟光明的,經過這一二十年來的實驗,我認為是失敗的,他帶來的整個國家競爭力的衰退,貧富差距的惡化,都是吃了太多這種毒藥所造成的結果.

這一陣子我的師父說做事的時候擔心萬一做錯了,會造成可能跳機或是造成客戶巨量的損失,覺得壓力很大,我告訴他,有形的東西其實很容易學,因為有規格,有尺寸,有實質的形體,可是無形的呢?現在隨便一個手機底層作業系統的程式有幾億條,一個微軟的作業系統底層也是幾億條,懂編程的都知道,在這麼複雜的程序中,通常就是邊修邊改,按照時程上市,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更新包,有形的好弄,無形的難弄,這次核二跳機,無形的控制信號出的錯,機器沒走根本沒辦法測試,其實我這樣的講法必須修正,如果有足夠的經費跟時間當然可以,可是在當前的環境之下,台灣這20年來搞的是西方表面那一套,因此我猜想這些測試的時間跟經費都被削減.因為像我碰到很多學西方管理制度的公司人員,每年規定要削減幾%的水電用量就是明證,完全違反科學的管理制度當然就是做假或是走捷徑,出事只是早晚而已.

台灣要怎樣回到以前那種人人奮發,團結向上,願意為國家,為社會家庭犧牲奉獻的狀態?我覺得難矣!資本主義跟民主政治這種西方治理社會國家的模式讓每個人都變得貧學而自私,你是流水線的員工,就每天重複地做著一成不變的內容,然後想辦法將他效率最大化,出了這個崗位,你就是那個貧學的人.然後掌握資訊,金錢,權力的人,掌握了絕大的財富,美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民主政治更慘,一個國家的人民永遠在惡鬥,獨派去潑蔣介石的棺木,統派就去踩獨派的場,每天這樣暄暄鬧鬧,想罵誰就罵誰,想鬥爭誰就鬥爭誰,還自以為制度優越,我想問的是,台灣那來這麼多的仇恨需要解決?大部分的老百姓不就是要一個安居樂業的國度而已嗎?

台灣很幸運,有過去優秀的領導人用生命跟畢生的精力經營這塊土地,讓我們從落後貧窮的農業社會進步到現在在世界貿易的體系中還算重要的角色,雖然這中間歷經一些不算光彩的事件,有些人被犧牲,但是台灣幾十年來的表現跟進步是世人所肯定的.

現在的台灣很倒霉,這一二十年的領導人太差了,把先輩們累積的資本一點一滴在消耗,現在進行式就是台灣的國力日衰,競爭力日益衰退,內鬥不止,外患加劇.蔡政府這兩年的執政更是烏煙瘴氣,或許我們應該深思,重新思考我們國家的未來,停止內鬥,全力向上,這樣才是台灣未來的幸福保證.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物理式冷卻水處理--奈米水寶石

水寶石放置水塔內

水寶石放置水塔內

抗蝕試驗,一個月後

殺菌滅藻實驗開始

殺菌滅藻實驗10天後

使用傳統方法處理銅管相片

水寶石處理銅管相片
放置上水盤

放置水塔內
腐蝕試驗對比

上圖是經過水寶石處理過的相片,清楚的顯示了冷卻水經過水寶石處理後的效果,結垢剝落,抑制腐蝕,充分淨化了水質,效果超越了傳統的化學加藥處理,更環保,更乾淨,效果更好還更便宜.

過去40年,冷卻水塔就是靠化學加藥的方法來處理,目的不外抗垢,防蝕,殺菌,滅藻,保持趨近溫度正常,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加入大量的化學藥劑來處理,整個系統就是包含加藥設備,藥水,水質檢驗,人工清洗,物理性的方法包含電解設備,砂濾等.

這個處理過程會造成大量的二次化學汙染,包含河川優養化,苛性化,鹽化,三氯甲烷致癌物質等,這些無形的化學物質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大,大大傷害了我們的環境.以1個50萬噸單位的冷卻水塔水處理為例,一年用傳統的化學處理需投入高達350萬公斤的化學藥劑,包含腐蝕結垢抑制劑49萬公斤,殺菌滅藻劑1萬6000公斤,漂白水300萬公斤,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

現在的癌症跟怪病這麼多,完全跟人類對環境過度的開發跟破壞有關,空氣髒,水也不乾淨,滋養大地的河流一條一條的被汙染,說穿了就是整個環境被毒化,有太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被使用,冷卻水處理的二次汙染只是一小部分,整個台灣使用的有毒化學物質加起來應該是巨量,畢竟台灣雖小,總GDP在2017也排名世界第22名,電子產業,石化工業,紡纖工業都需要巨量的電跟冷卻塔,也會排放大量的廢水,各式各樣的毒不斷在破壞環境.

因此,改變作法是挽救環境的第一步,奈米水寶石就是冷卻水處理的救贖,接下來就來詳細解釋它的原理跟優點.

1860年,居禮兄弟發現一種天然礦石托馬林(Tourmaline)具有壓電流及熱電流的特性,不過當時並沒有深入的研究.

1989年,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久保哲次郎發表電氣石開啟了水的界面活性的研究論文,引發了電氣石在各方水處理的積極研究.他在研究中闡明了托馬林礦石晶體的電磁特性,這種礦石可以將太陽風的電子從它的正極捕捉,從負極釋放,因此也被稱為太陽風晶片.參考資料連結在此:
http://www.n-ion.com/tourmaline/tourmaline-thesis-06.html

這種突破性的物理現象由日本率先將理論予以實用化,應用上就是在健康衣料,空氣淨化,農業工業上廣泛的應用.利用這種微電磁力的作用做更廣泛的商業應用.

托馬林的微電解作用為帶正電的氫離子被吸引到晶體的負極,結合成水合氫離子(Hydronium H3O+),具有高活性,隨著水流流動將不溶性的碳酸鈣溶解,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發揮溶垢的功能,對水垢產生剝離作用.

水寶石除垢化學反應式:
1. Ca2+(Mg2+)+HCO3=Ca(HCO3)2  鈣鎂離子存於水中.
2. Ca+(Mg+)+CO3=CaCO3               部分鈣鎂離子存於水中.
3. Ca(HCO3)2=CaCO3+H2O+CO2    碳酸氫鈣受熱生產水垢.
4. H2O=H+ +OH-                              水寶石微電解產生氫離子.
5. H++CO3=HCO3-                            氫離子結合碳酸根離子,抑制水垢.

另一方面氫氧離子(OH-)被吸引到晶片正極,再與周圍水分子結合成烴基負離子(Hydroxyl ions H3O2-),此離子具有良好的天然淨化功能,與界面活性劑效果相同.此部分產生親水基及疏水基兩部分.親水基伸向水側端,疏水基附在管壁端,形成排列密集且整齊的單分子膜.

此包覆在管壁表面的單分子膜隔絕了溶氧,氯氣,鈣鎂硬度,矽酸鹽等對金屬管件的甫時及結垢附著的產生.同時此功能可以將管壁附著的鐵銹,碳酸鈣,矽酸鎂等有效洗淨.效果如圖:


托馬林是水寶石的其中一種成分,另外一個是高效的遠紅外線天然礦石.遠紅外線是不可視物理光線的一種,依據它的波長不同,波長範圍就在於4μm~1000 μm之間,其中波長介於4~14μm之間的又稱生育光線,遠紅外線產品主要應用在醫療保健用,主要應用在改善水質,提升口感,保鮮,除臭,殺菌,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消除自由基,增強抗體,減輕痠痛,提升血流量,提升體溫.

實際的產品則有飲水機,濾水器,三溫暖烤箱,鞋墊,醫療用照射燈,遠紅外線衣物,床墊,熱敷墊,電毯,護膝等.

遠紅外線是一種被動式的能源,理想中必須配合被加熱體的波長及溫度,依據維恩位移定律(Wiens displacement la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en%27s_displacement_law

Wilhelm Wien: German: [ˈviːn]; 13 January 1864 – 30 August 192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helm_Wien

最適宜的波長為

依據此定律,在水溫32-37度c時,9.5~9.3μm波長的放射線率最高,剛好是最適合水寶石遠紅外線發揮的區間.相同波長的遠紅外線與水分子的共振作用,其產生的溶解性,滲透性越好,防垢防蝕的效果更好更強.

水寶石在冷卻水處理的功能主要是與被接觸物體產生共振,將水分子團細小化,在冷卻水溫度的作用範圍中,8~12μm的波長中,可以發生大於92%的放射率,在實驗室的測試中,水寶石可以將常溫中的自來水,經過水寶石陶瓷處理後,

17O NMR:17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氧17核磁共振.

整個水的核磁共震頻率由134.45hz變為52.05hz,簡單講,就是經過礦石處理後,大分子的水分子團變成細小化.結果如圖:




在經過遠紅外線將水分子鍵變小後,溶解性增加,再加上托馬林的微電解作用,藉由這種機轉,將水分子中的氫氧鍵打開,形成氫離子及氫氧根離子.以上兩種離子結合碳酸根離子,將水垢剝離形成鬆軟的文石結晶(Aragonite).由於文石不帶電荷,不會吸附在管壁及設備上,從而達到除垢防垢的目的.

工業水處理應用上遠紅外線可以處理冷卻水,鍋爐水,RO水處理,廢水處理.它的好處為取代傳統化學藥品或搭配低劑量藥品產生加乘效果,不具毒性及腐蝕性,減少二次汙染,增加水透明度,臭氧減輕,BOD(生物需氧量)COD(濃度降低).沒有飽和極限,可持續使用,重複利用率高,符合環保.

水寶石的製造是將托馬林及高效遠紅外線天然礦石粉碎為0.3-3.0micron粉末,再和其他陶瓷原料混合鍛燒成直徑4~8mm陶瓷球.

水寶石的用法很簡單,每40RT的水塔使用一公斤的量,依此類推,每公斤3000元+行政工安費用,這個後面的行政工安費用意思是各家公司的規定不同,有的公司的規定實在是太囉嗦太麻煩,因此價格的部分把這個列為變數,除了這個變數,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推算所需要的使用量,由於是物理性,初次建置費用可能過高,因此可以依據一般用法分期支付,可以降低建置系統的費用,有效期兩年,若按照一般用藥行情跟達到的效果,隱藏的潛在成本不計,預計可以節省30%的處理費用.

在某個已經導入水寶石的8000RT系統,經過推算,與傳統化學處理的利益價差高達一年400萬台幣,是劃時代的突破.您不用擔心當白老鼠,因為我們本來就有非常足夠的化學加藥處理經驗,此產品已導入超過20個以上有效案例,效果令人驚豔,在這個亟需突破傳統處理窠臼的年代,歡迎您來電洽詢,共享此環保,科學,穩定又無害的產品.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汽車整修心得











花了將近10幾天的時間,終於把吉星整修好了,過程一切順利,引擎整修好了,換上新的離合器片,新的變速箱油封,新的冷氣壓縮機,新的一些小零件,主要是水系的,接下來就來說說整修的心得.

一部車開了12年,跑了30幾萬公里,理論上是要報廢了,那麼為什麼還要整修?殘值也剩沒多少,整修後的性能跟新車相比或許也會有一定差距,這麼麻煩的事情為什麼要做?

第一個動機是電視看多了,discovery跟國家地理頻道製作了好多這種老車重建的節目,自己的車老了,以前一些小症狀即使不處理也還是可以使用,就是一點不方便,就放著沒處理.一直有想要整個大整理的想法,但就是懶,沒那麼嚴重就不想弄,吃點機油,油封微漏,這些都沒辦法讓我有足夠的動力去大整理,直到車子故障的那一天,中午的時候冷氣壓縮機掛了,開在路上離合器系統又掛了,叫了拖吊車把車吊回家,這下車子連動都動不了,不弄不行了.

第二個動機是經濟因素,現在的新車要有同樣功能,同樣耐用的特性基本上已經沒有,這種車結構簡單耐用,不撞到的話要操壞真的是滿難的,現在的新車功能一大堆,裝上了一大堆電子零件,越多的零件代表故障率越高,便利的背後其實是更多的感測器跟系統在運作,我不喜歡這樣的組合,現在的汽車背後的設計思維叫做消耗經濟,東西的耐用年限是短的,這樣子車廠才可以從消費者荷包裡掏出更多的錢,花錢無所謂,可是為了車子的保養維修,花那麼多時間去照顧,進一次保養廠,花費幾千到幾萬,保養廠時間還要預約,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

第三個動機是像現在這種有正統四傳功能跟底盤的車已經沒有了,鈴木的jimmy是唯一選擇,但是動力太弱了,馬力小又加自排,一台車60幾萬,我不喜歡自排車,除非不得已,不然我還是喜歡手排的,讓自己對動力有完全的掌控感,可以充分掌握動力跟扭力.

國外的汽車文化非常發達,玩車改車文化盛行,工資非常高,因為國外的文化是非常重視實做,衍伸出來的就是新車很便宜,但是修車改車很貴,在台灣因為國情不同,台灣地狹人稠,其實非常不適合發展汽車,因為通常都是短距離行駛,引擎的燃燒不好,在這次整理當中,引擎積碳是一個主要的問題,如果車子常常短距離行駛,汽油或是柴油在沒達到溫度之前汽化不好,燃燒後就容易產生積碳,我從進氣系統跟拆排氣管的過程中就發現這樣的問題.

在EGR閥,怠速馬達,進氣岐管裡面都發現好多積碳,這些積碳不是靠一般的保養可以解決的,要拆一堆零件才有辦法清.這些東西不清,會影響引擎的性能,當引擎燃燒得不好,不斷惡性循環下來,車子性能日益下降,耗油日漸增多,長久惡性循環下來,車子可以開,但開起來一定就是怪怪的,那麼一般人就會萌生換車的念頭,收入夠的可以,收入不夠的就又背貸款,然後再一次的循環,賺錢就夠難了,又跳一個錢坑下去,開車族應該很多都是這種狀況.

說說我這次整理的花費,自己的工資不算,總費用不過4萬左右,引擎整理花了2萬6,離合器組3千多,壓縮機3千5,其他一些水系的軟管,蓋子,雜七雜八的小零件大概幾千塊,總費用4萬有找,這幾天放假,開去山路給他跑一跑衝一衝,引擎轉速不要拉超過4千,一切都還好,代表整修完全,沒有品質上的問題,唯一一個是引擎的汽門間隙似乎大了一點,汽門聲有點大,這個有空再弄.

另外一個是水系,以前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密閉系統的水只要不消失,應該不用常常更換,事實上錯了,現代的引擎冷卻水的系統不是單純冷卻引擎而已,他還負責預熱進氣的管道,自排的還冷卻自排油,引擎的水道要塞到機會不大,因為管子比較大條.

但是在整個水循環系統中,次系統的管子很小,管徑大概就是2分,如果管路生鏽,很容易就堵住,水溫SENSOR是裝在主水道部分,次系統塞到根本感應不出來,現在新的引擎或是變速箱或許有更多的SENSOR感應這些溫度,但是水跟鐵結合就產生繡,上次就是因為引擎裡面的水蓋生鏽導致引擎進水,這次大拆,發現小管子的地方都塞死了,不過因為是手排,影響的就是進氣系統,怠速會比較不穩,可是以我的個性,這種問題基本上我不會去處理.

現在醒了,不管保養時程如何,必須注意水道的防鏽,堵到再來處理更麻煩,換水幾百塊不處理,到最後就要花更多的代價來處理這個問題,可能是幾千,也可能是幾萬,最壞的狀況就是整台車報廢.因為過熱產生的影響是系統性的,不會是單一零件更換就可以處理的.

最後我要說的是完成了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麼感想,對於男人來說,車子就像自己的小老婆,也是平日必備的工具,看著本來要進廢車廠的車在自己手上重新又活了過來,心情當然是爽,雖然我有更好的車,但是後面有一個更重要的翻修原因是我答應兒子這部車要送他,作為他成年後未來學習的教材,其實我有兩本維修手冊,可是沒有實際動手做,你永遠也不會.我答應他就必須做到.

社會上有各行各業,有多少人是累計了實做的經驗才能在社會上混口飯吃,我一直認為現代的經濟模式就是一種剝削跟消耗型的經濟模式,有資金,有權力,有管道的人大賺其錢,技術是窮人翻身的唯一機會,很多開著名車的人進了保養廠,也是跟車廠在計較保養維修的多寡,因為你不懂技術,只能給別人剝削,你沒有富爸爸,沒有進入上流社會的人脈,沒有賴以為生的技能,不管走到哪裡,終究難以翻身.除非你的天賦異稟,但這種人太少了,簡單一個例子就是如果你想打籃球,身高只有1米七,在一陣2米長人面前不過就是侏儒.

外面這樣修要多少錢我不知道,不過我清楚的是科技越進步,窮人就越多,窮人越多,社會就越不安全,現代的社會必須追求均富跟安全,這才是發展的道路,科技產品一旦壞了, 一般消費者根本無能為力,汽車這種集合了各種科技的產品也是一樣,

只有自己掌握了技術就不用給人家賺,資本主義的發展就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不然大家不會搞得那麼累,美國那些掌握技術跟專利的大公司拿走了多少業界的利潤?從一些社會現象的縮影其實可以清楚了解現在經濟的走向,只是看自己有沒有看清楚,行動來自觀念,要追上那些科技的發展對大多數人太難了,大數據,AI的發展最後的利潤還是會進入那些少數人的口袋,有沒辦法改善?辦法是有,提升教育跟技術這兩條路而已,把大學整併,資源集中辦大事.

現在的教育搞到學生出來東西都不會拿22K薪水,就是整個技職教育大失敗,當初的教改把這一整個世代的人都害慘了,以我自己修車為例,一個高職或是大學相關科系的學生,畢業的時候如果連我這個外行的人可以幹的事情都辦不到,那他在外面要怎會混?一個大學或是技職生,有資源可以這樣弄嗎?一人一台車給他弄,弄不好沒辦法畢業,這樣要花很多錢,現代的教育體系就是搞一些沒用的文憑,大學設太多了,資源分散,就沒辦法有錢去投資實體的東西,一套工具大家用,一套設備大家輪,軟體又不斷地在更新,這樣哪裡培養的出社會要用的人才,現代的科技進步更快,台灣跟得上嗎?

修車只是小事,人才的斷層才是大事,有事找不到人做,找到的人又不會做,台灣基本上就是這樣在虛耗,只要是做技術類工作的人,就知道我講的所言不虛,我是僥倖把車子搞好了,如果搞不好就整個必須廢了,人才在哪裡?培養人才的環境在哪裡?這些掌權的,高官厚祿制定政策的,真的要好好想一想,台灣再這樣下去,未來在哪裡?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引擎下來了



搞了3.4天,引擎下來了,送搪缸廠整理.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自己的車自己修










老車不死,同一天離合器掛了,壓縮機也掛了,吃機油也好一陣子,變速箱軸封漏油,拆下來發現方向機也在漏油,正時皮帶也需要換,下定決心全拆來整理,準備邁向下一個30萬里程.目前里程數34131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