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從主機運轉數字判斷系統節能機會


冰水進出水溫差為3.5度C,如果說主機滿載時設計為5.5度C,則此時的冰水負載量應該為63.6%,
簡單講,這台機器假設是500RT,則此時的噸數應該為318RT.

 冷卻水進出水溫差為1.3度C,如果說主機滿載時設計為5.5度C,則此時的冰水負載量應該為23.6%,簡單講,這台機器假設是500RT,則此時的噸數應該為118RT.


冷凝器趨近溫度為0.9度C,算OK的數字,但是因為是輕載,假設負載更重,數字應該會往上再加一點.


運轉電流只有40%左右,代表現在馬達吃的電是滿載電流的40%,如果滿載電流是250KW,則此時的耗電量是100KW左右.

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知道,這台機器的水流量應該不是太多,不然就是太少,冰水部分的溫差是3.5度C,但是冷卻水部分的溫差卻只有1.3度C,照理來說冰水跟冷卻水的溫差應該一樣,也就是說如果兩者的設計溫差都是5.5度C的話,在流量平衡的情況下,冰水跟冷卻水溫差應該一樣.

運轉電流只有40%,這代表說因為冷卻水溫較低的關係,所以馬達的電流因為較低的冷卻水溫得以降低,如果冰水流量是正常的,那麼跟原本選機的設計冷卻水溫度來比,主機大概省了30%的電,因為如果這個時候主機冷卻水溫是32度而不是21度,那麼在運轉電流的這個欄位,電流應該是70%.

這個可以這樣解釋,冷卻水的流量很大,或是SENSOR不準,冷卻水塔效率也不差,因為主機高壓低了,所以就省電了.

有很多人到現在的觀念還搞不清楚,以為運轉的電流多少的%就代表冷凍噸多少,那真是錯得離譜的觀念,噸數是噸數,電流是電流,用越少的電流去做越多的噸數就越省電,偏偏一堆人就是腦袋轉不過來,這種東西根本沒什麼好爭的.

但是有一個重點就是說,冷卻水溫低的代價是怎麼來的,是不是泵浦或是風車這邊吃掉太多電得來,這個部份也要去考慮.就我看來,冷卻塔的效率決定了主機的效率,TRANE的主機跑到這個水溫基本上是沒問題的,但是就偏偏就一堆人硬要去給它裝變頻,然後跑在較高的冷卻水溫來運轉,說實在的,就三個東西的組合而已,一個主機,一個冷卻泵,一個風車耗電,三個總合去除以做出來的噸數不就是整個的耗電了嗎?

我不敢講說系統到底怎麼搭配會比較好,但是在台灣這個地方,硬要去把冷卻水或風車給他降頻運轉然後省電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在我的看法,除非太低的冷卻水溫會造成主機跳機,不然在還沒到主機跳機之前,真的不用去變頻運轉,但是另一個看法是雖然就是三個因子搭配的組合,因為不是像數位的算法那麼簡單,3個變數最多只有8種狀況,這三個組合有很多的可能,如果在負載輕的時候沒有小主機可以切換,那麼裝還是有幫助,但是如果有一堆大小主機可以去切換,那麼裝這些東西應該都是廢物,除了軟起動還不錯用之外.其它都有一點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當然,在台灣這個地方講求的不是說事情到底做的對不對,而是圓不圓滿,大家有沒有錢賺,因為什麼都不做代表沒有利益,做了就有利益,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像台灣的馬路永遠在修修補補,口號講的再好聽,沒有多久就又一樣,今天你要做一個領頭羊,可能要承受的就是萬箭穿心,冷嘲熱諷.但是如果是當一個跟屁蟲,反而是一件值得歌功頌德的事,因為別人都做了,我們跟著做就沒事,因為那個就叫做實績.

整天口號喊的滿天響,背後還是利益的安排,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搞得很慘,有時後就是政府帶頭耍白癡,政客在後面推波助瀾,一堆死老百姓跟著陪葬,然後把問題丟給下一代或後人去解決,這個其實是常態,今天聽到一個鄰居說他朋友失業了,在工廠做了20年,今年45歲,沒有高學歷,除了勞力付出沒有別的技能,小孩還小,不知道他的明天在哪裡?

聽了實在讓人非常的心酸,但是又能怎樣呢?歐洲的失業率更高,美國也一樣,台灣或許好一點,但是老百姓還是覺得日子不好過,但是另一方面,蘋果的毛利還是5,60%,而鴻海這些代工廠只有2,3%.公平嗎?人家願意花20年去建構一個涵蓋軟硬體的生態圈,把客戶都兜攏在裡面,台灣像這樣的廠商有多少,應該是沒有半家吧?

很多人整天在講節能,老闆要求要節能,隨手關燈跟關冷氣,你看一個操作對不對就可以差幾十趴了,如果連這種不花錢的都不敢試,我也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幫助客戶了.

前一陣子海巡署派了幾支船到釣魚台附近保護漁民宣示主權,國內一片叫好,但是這個領土的爭議也不是一天兩天,如果能夠爭取到大國的認同,可以讓我們分一杯羹,資源分享一點就算不錯了,除非我們舉國齊心,發明出科幻小說裏才有的超高科技武器,讓別人怕我們,不然這種動作只是爭了一時之氣,明天,明年,十年之後,結局還不是一樣,滿足一些人的政治目標而已,根本不是長久之計.

這幾張圖只是一時之間的運轉數據,不能代表什麼,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不是全部,我常覺得說最重要的保養其實是抄表,知道了必要的數據才能有所因應,看出哪裡需要改善,所以最重要的是詳實的數據跟分析,廠商不會是每天看數據的人,因為機器是客戶的,所以從數據中去找出機會是業主自己要做的事情,數據不合理就來改,省下的錢就是自己的,廠商頂多就是協助的角色而已,不能是主體,那樣角色就整個錯了.

沒有監控的要抓這些數據來分析會有困難,因為用抄表的頂多一天就是抄個一次兩次,這樣是分析不準的,整套的監控如果很貴,用外插SENSOR的方式來做也不會多困難,裝個集合式電表,裝個無紙紀錄器就差不多了,分析個幾個月的數字應該就知道有多少機會跟可以省多少電,但是如果都不裝,還是要用老方法去做,那根本上也就沒辦法了,沒數據沒辦法判斷,就像網路上網友常講的,有圖有真相,在冰水機房運轉跟節能這個領域裏,有圖還不能算有真相,還要有連續的數據才會準,這個才是真正科學的分析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