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水流開關用泵浦連鎖接點比較好

主機要走一定要有水,這是最基礎的保護措施,一般常見的裝在管路上的水流開關有1.葉片式2.壓差式3熱線式.

葉片式是幾片薄的白鐵片裝在一起,當水流流動,水的力量推動葉片,造成開關閉合,主機上的輸入接點收到閉合的開關信號,主機才會啟動.冷卻水的部份因為溫度較高,所以不會有結露的問題,但是冰水因為溫度低,從葉片的中心柱到電器接點之間,非常容易有結露的問題,換句話講,會有生鏽的問題影響接點的靈活性,時間短還沒關係,時間一長,生鏽的地方有的還會擴及整個移動的地方,所以很容易有接觸不良的問題,另外,葉片式的水流開關一旦故障,有時候非得放水才能更換,在不能停機的系統這樣的要求根本做不到,只好將接點短接,那麼等於沒保護.

壓差式是取兩跟小管子分別取主機進出水的壓差,通常是從水壓力表那邊拉出來,這種方式不太會有結露生鏽的問題,但是因為管子小,所以會有容易堵塞的情形,一旦水質不好,那麼容易發生堵塞的情形,另外,由於管子小,一旦系統裏面有空氣,也容易產生氣阻,氣阻的意思就是管路裏面的空氣沒有排乾淨,那麼氣阻現像產生時,動作容易不正常,造成無預警的跳機.

熱線式的水流開關沒有可動件,他的原理是利用水流動時產升溫差的變化去偵測水流是否流動,但是同樣的,跟葉片式水流開關一樣,裝置的位置必須深入管路,如果水質不佳,那麼偵測的頭因為會發熱,所以容易在偵測頭上面產生結垢,造成偵測的誤動作,如果水流的變化不穩定,會是裝置的位置點不對,例如裝在太靠近混水的地方,同樣的,一樣容易有誤動作產生.

水的流動要靠泵浦推動,泵浦的推動要靠電,電的流通靠接觸器,接觸器上面會有a,b接點,換句話講,如果取一個接觸器的a接點來用,基本上已經可以確保水有在流動,如果水循環系統是一對一的配置,也就是說一台泵浦配一台主機,那麼取a接點信號完全不會有什麼問題.跟上面的那幾種方式相比,開關信號沒有結垢,結露,氣阻,還有更換時必須放水的問題,成本上又低,只要是一對一的系統用這種方式應該是最好而且成本最低.

比較麻煩的是萬一管路配的是共管,那麼泵浦的啟動並不是一台泵浦對一台主機,假設機房裡面又有大小不一樣的主機,必須配置的流量根本不一樣,那麼如果取電器信號當保護輸入,萬一開到小台的泵浦卻開了大台的主機,水流量不足的狀況下主機卻不知道那麼就會跳機了.

共管系統的好處是可以互相支援,壞處則是水流量不容易平均,容易造成管路末端的水流較少,一旦使用共管系統,那麼如果不採用機械式的開關信號做輸入,解決的方法就是要做一個信號分配系統,簡單的講,所有泵浦起動的a接點信號再用另一套判定系統做判別,判定之後再輸入到主機當開關信號,這樣一樣可以不要用傳統的水流開關.萬一真的故障,查線應該也比放水修開關來的容易.

實務上師父總是不喜歡查電路而偏好換東西,假設主機警報水流異常,那麼換東西一來施工的價錢高,二來不用翻開控制盒去找那個接點到底在哪裡?相信我,有很多在現場執行維修任務的工程師是搞不清楚哪個是a接點,哪個是b接點,也搞不清楚信號輸出入的接點到底在哪裡?所以除了一些特別聰明的業主知道用這種方式成本又低效果又好,現場很少人用這種方式在做,傳統的方法還是佔了多數.何必去弄這種麻煩事,雖然看起來總體價值較高.

學行銷的人總喜歡講創造附加價值,也就是說多弄一些噱頭來創造額外價值,這樣才能一直賺,對於工業應用來講,我總是認為基本面和原理最重要,不見得要很炫,但是要實用跟耐用,但是這樣好像又變成反市場,大家都不花錢經濟反而又萎縮,對於業主來講,少花錢又有高品質是目標,但是對廠商來講,這樣大家就完了,原本幾年會有一個小維修可以做現在就沒了.後續又是一堆經濟問題.

回到原點,哪種信號輸入方式比較好由市場決定,沒有絕對的好壞,也不是誰說了算,如果原本的設計就是裝水流開關,那麼重新拉線也是滿麻煩,因時因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就好,把水流開關直接短接的也是一堆,只要運氣好,主機一樣也是走得好好的,沒有什麼方式比直接短接更省的了.有時後裝了一大堆保護弄到自己也是可能.沒有一件事是一定就只有單一答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