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選機表的重要性

選機表是讓人覺得很陌生的,因為上面放滿了一堆的專有名詞,如果不是數理本科,一大堆的數字或是曲線往往讓人頭昏.

但是非常不幸的,一部機器的好壞就是由選機表決定.而不是由型錄.型錄上通常充滿了廣告語言和自吹自擂,換個角度講,如果型錄上的規格都照實講,機器應該是賣不出去.

美國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也是最注重消費者權益的國家,但是從近期的最夯的蘋果IT產品,到傳統的產業闢如說汽車,都非常難以從原廠提供的有限的資料裏面了解到他們產品的的特性是什麼.

舉例而言,我曾經陪一位朋友去看車,大部份人關心的是車子的配備,售價,動力性能,耗油量,安全性等,消費者當然是看看場面,感覺一下.而我卻問了一個算是滿賤的問題,我問他車子時速一百公里的時候車內的噪音值是多少?想當然他答不出來.因為車廠根本不會提供業務這樣的數據.

為什麼我要這樣問?道理很簡單,東西只要會運動就會產生噪音,而車子在高速運動下,噪音的表現如果不好,那就代表某些方面並不是那麼OK,可能是底盤強度不夠,也可能是引擎不好或是組裝品質不佳,這些東西在高速下都無法掩蓋.

選機表就代表了一台設備對於適應各種工況必需要的條件,可能是噪音,也可能是耗電量,對於廠務設備來講,會轉或是會動的東西,在長久的運轉週期中,電費往往是最大的開支,如果選機時候的效率不好,長久下來的電費支出差異性就會非常的大了.

而選機表正是扮演這種關鍵性的角色,如果機器選的好,日後的運轉費用就會低,不管什麼廠家,基本上賣的機器都會有一些差異化,也就是說適應客戶運轉的要求來客制化,比如說一台空調箱,如果會選,那麼選擇的風量,揚程,耗功,若是都能夠符合日後客戶不管是滿載或是部份運轉的要求,那麼客戶的總體持有成本一定會最低,換句話講就是利潤最高了.

空調系統裏面的各個元件的選機都非常的重要,因為他們會彼此影響別人的性能表現跟耗電量,譬如說要設計一個機房,從主機,泵浦,水塔,管路,控制系統都非常重要,設備的選擇要能夠符合彼此的搭配,整體搭配弄起來運轉才會順又省錢.這些東西就需要良好的選機才能互相搭配的好.

很少有一個廠家可以生產所有的設備,空調系統的搭配更是如此,可能主機用A家的,其它的則是B家或C家,那麼要把設備湊起來運轉,應該是選機的時候讓每個設備都能運轉在最好的效率點,那麼系統的運轉費用才會低.而這個就需要主事者或設計師好好的來幫客戶過濾跟篩選.選出最適合客戶使用的組合,而不是各行其是,各做各的.

很遺憾的,在現場很難看到這樣的組合,要嗎不是那裏選的太大或太小,不然就是搭配根本配不好,當然,走是一定會走,不過跑起來耗電的系統往往業主自己都不知道,就是放著給他一直走,這都是浪費的做法.只是業主不知道而以.

很多事情只要抓到重點就沒有那麼困難,可是現實面往往很難看到這樣的組合,其實這就是常態,業主總是想盡量省錢,而廠商拿出來的東西必須在成本和利潤之間做考量,況且如果東西賣不到,連利潤都不可能有,而且日後的運轉費用是業主自己要付,假設業主自己本身不懂,那麼他不可能願意花比較多錢去購買效率比較好的設備,自然就是演變成這樣的狀況了.

這種惡性的循環很難去解決,損失比較大的應該還是業主,尤其是一些比較小型的系統更是如此,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中國人都是比較注重表面功夫而不看實際,大家都說要轉型跟創新,可是制度面的問題卻不是那麼容易.

用冰水租賃的方式可能是個好方法,就像台電在賣電一樣,有一個公定的電費價格,比如說一噸冰水要賣多少錢,然後按照冰水使用量來收費,那麼廠商就會想辦法把效率做到最好.因為效率如果做的不好就要虧錢了.

不過設備租賃跟代操作運轉牽扯的是很大的錢,尤其空調設備的使用率跟天氣及熱負荷的變動有很大的差異性,除非規模夠大,不然這種商業模式很難建立,就像說現在有一堆工廠在放無薪假,想當然的,冰水的使用量一定就低,那麼廠商就一定吃大虧,因為客戶用的少,設備攤提的成本就變高,所以目前根本沒有這樣的商業模式出現.

但是如果說一棟商業大樓或是密集的冰水用戶裏面,有很多不同的業主但是彼此的距離都不遠,其實業主可以考慮將這一塊外包,然後定一個基本的用量跟長期的契約,由專業的廠商來操作這一塊,那麼不管機器選的好不好,廠商會盡力把設備的效率搞得最好,由專業的人來弄這一塊,坦白講,空調系統會操作跟不會操作的人有時候效率可能就會差了幾成,業主自己根本不用再去煩惱那麼多什麼選機,設備維護,操作等一大堆囉囉唆唆的問題,又可以降低運轉成本.而這種想法,應該是業主或是廠商可以長期思考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